安徽省农民创业问题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农民创业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重视,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农民创业将得到更多支持,但是农民创业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创业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创业人员存在着一定的盲目和冲动、综合素质不高,资金不足等等。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对策,比如引进先进人员,提高农民素质,完善金融服务,解决农民创业用地问题等等。
关键词:农民创业;金融服务;政府支持;培训
一、农民创业的意义重大
近年来,基于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农民创业的政策,农民创业活动的广泛开展给整个农村生产生活带来明显的变化。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方面:一是转变了农民意识和观念。由于创业本身所具有的挑战性,使得很多农民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观念发生了转变,由小农经济意识向市场经济意识转变,带动了农村居民思维方式和行为观念的转变。二是提高了农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创业者们通过学习、培训和锻炼等提升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增强了市场综合竞争力。三是促进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特别是农民工返乡创业被形象地总结为以前农民外出务工是“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取得的是加法效应;现在返乡创业则是“一户创业,带动一方”,实现了发展的乘法效应。
安徽省当涂县有农业人口约55万人,农村劳动力近33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达22.5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8%,其中本地转移只有6万人,有16.5万农民外出打工。2007年劳务收入达2738元,占农民纯收入46%,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当涂县通过大力实施“引凤还巢”工程,积极创造条件让那些外出较早、打工赚到了钱,学到了技术,并有自己创业的愿望外出务工人员带着项目、资金、技术、信息和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返乡创业,形成了很强的“回归经济”。全县现在已有300多名返乡人员成功走出了一条“劳务输出-要素积累-返乡创业”的成功发展道路,创办各类企业实体250多家,吸纳本地剩余劳力15000多人,培育发展了钢铁、刃具、机械、食品、化工、建材、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农民创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农民创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目前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鼓励、支持农民创业活动,但是调查发现,安徽省农民创业中还明显存在很多制约因素。现在以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的乡镇的村干部以及村民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询问等方式得出的结论来研究:
(一)创业社会氛围不够浓厚
当前,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仍然存在着“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缺乏敢于拼搏、善于突破的创新精神。农民创业的舆论宣传力度不大,能用群众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创业典型示范引导不够,导致农民创业理念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很不相适应。在对西二铺乡镇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发现,80%以上的村民目前都没有创业项目或者不愿意创业,大部分人都没有创业的意识,周围的农民创业的少,拉动不起来其他村民的创业积极性。
(二)农民创业明显存在一定盲目和冲动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在沿海地区打工的农民工因失去工作而返乡,其中一些具有创业激情的打工仔(妹)自己当起了老板,部分获得成功。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这支创业大军中,还有不少不具备必要的经营管理知识和创业经验,技术积累不足,对市场缺乏足够的了解,只是凭借着一股子“凭什么他行我不行”的闯劲,看到别人赚钱后就照搬成功者的创业模式,甚至脱离了自己的本行试图创业。由于初创者刚涉足某一行业,经营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产品销路难保证,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一出现,就只能面对现实“关门大吉”,有些甚至还要因此而背一身的债务。农民创业活动中存在的盲目性投资和冲动行为,不仅达不到预期投资创业的效果,而且直接挫伤了农民创业的积极性,不利于农村经济的持续温度发展。
(三)创业者素质不高,系统的创业培训有待加强
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许多农民创业者受教育程度较低和知识水平限制,营销观念落后,市场开拓能力不高,短期行为较严重。加上农民市场营销经验不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创业项目很难持续发展。
由于单纯反映创业农民文化水平的数据无法获取,以下本文应用全省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数据的分析给予说明,如表1所示。
表1 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比较(单位:人)
受教育程度 未上学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及以
关键词:农民创业;金融服务;政府支持;培训
一、农民创业的意义重大
近年来,基于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农民创业的政策,农民创业活动的广泛开展给整个农村生产生活带来明显的变化。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方面:一是转变了农民意识和观念。由于创业本身所具有的挑战性,使得很多农民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观念发生了转变,由小农经济意识向市场经济意识转变,带动了农村居民思维方式和行为观念的转变。二是提高了农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创业者们通过学习、培训和锻炼等提升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增强了市场综合竞争力。三是促进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特别是农民工返乡创业被形象地总结为以前农民外出务工是“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取得的是加法效应;现在返乡创业则是“一户创业,带动一方”,实现了发展的乘法效应。
安徽省当涂县有农业人口约55万人,农村劳动力近33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达22.5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8%,其中本地转移只有6万人,有16.5万农民外出打工。2007年劳务收入达2738元,占农民纯收入46%,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当涂县通过大力实施“引凤还巢”工程,积极创造条件让那些外出较早、打工赚到了钱,学到了技术,并有自己创业的愿望外出务工人员带着项目、资金、技术、信息和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返乡创业,形成了很强的“回归经济”。全县现在已有300多名返乡人员成功走出了一条“劳务输出-要素积累-返乡创业”的成功发展道路,创办各类企业实体250多家,吸纳本地剩余劳力15000多人,培育发展了钢铁、刃具、机械、食品、化工、建材、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农民创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农民创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目前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鼓励、支持农民创业活动,但是调查发现,安徽省农民创业中还明显存在很多制约因素。现在以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的乡镇的村干部以及村民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询问等方式得出的结论来研究:
(一)创业社会氛围不够浓厚
当前,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仍然存在着“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缺乏敢于拼搏、善于突破的创新精神。农民创业的舆论宣传力度不大,能用群众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创业典型示范引导不够,导致农民创业理念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很不相适应。在对西二铺乡镇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发现,80%以上的村民目前都没有创业项目或者不愿意创业,大部分人都没有创业的意识,周围的农民创业的少,拉动不起来其他村民的创业积极性。
(二)农民创业明显存在一定盲目和冲动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在沿海地区打工的农民工因失去工作而返乡,其中一些具有创业激情的打工仔(妹)自己当起了老板,部分获得成功。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这支创业大军中,还有不少不具备必要的经营管理知识和创业经验,技术积累不足,对市场缺乏足够的了解,只是凭借着一股子“凭什么他行我不行”的闯劲,看到别人赚钱后就照搬成功者的创业模式,甚至脱离了自己的本行试图创业。由于初创者刚涉足某一行业,经营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产品销路难保证,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一出现,就只能面对现实“关门大吉”,有些甚至还要因此而背一身的债务。农民创业活动中存在的盲目性投资和冲动行为,不仅达不到预期投资创业的效果,而且直接挫伤了农民创业的积极性,不利于农村经济的持续温度发展。
(三)创业者素质不高,系统的创业培训有待加强
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许多农民创业者受教育程度较低和知识水平限制,营销观念落后,市场开拓能力不高,短期行为较严重。加上农民市场营销经验不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创业项目很难持续发展。
由于单纯反映创业农民文化水平的数据无法获取,以下本文应用全省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数据的分析给予说明,如表1所示。
表1 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比较(单位:人)
受教育程度 未上学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及以
安徽省农民创业问题的思考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18:33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455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