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谈高校基建内部控制缺陷及内审对策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643下载239次收藏

    摘要:基建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容易被施工单位利用的漏洞,这导致建设资金的浪费。文章查找、分析了这些漏洞,并从内部审计角度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基建;内控;漏洞;对策
 
    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繁多,投资规模大,时间紧,工程类别复杂多样,而许多高校缺乏专业人员及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来保证基建资金的正常运转与有效使用,这就导致内部审计风险巨大,要求内部审计部门研究基建现实工作中存在的漏洞或问题,并相应做出审计措施,规避审计风险,强化内部控制,以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一、高校基建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及治理
 
    (一)具有法律效力的招投标文件与合同等资料中约定不明确、不全面
 
    招标文件是建设单位发出的要约邀请,应力求全面规范,文字表达清楚,切忌模棱两可,是整个招投标过程的纲领性文件——不仅是工程招标活动的指导性文件,而且是工程竣工结算的主要依据。一份全面的、规范的招标文件有利于体现建设单位的意愿,便于投标单位分析,并更好的参与竞争及中标后施工的顺利进行;将避免日后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和决算过程中不必要的争议。相反,一个不全面的招标文件,会给日后的施工管理与造价控制带来麻烦,或者严重突破预算,失去了当初招投标的意义。合同是建立在招投标文件基础上的约定甲乙双方权利义务的规范性文本,是对招投标文件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是工程项目实施和造价控制的最关键法律依据,应力求各合同要素具体、明确,尤其标的质量标准与价款。容易被施工单位钻空子的“活口”有:可能更改或不具体的设计图纸、暂定的可选项目、材料暂定价、增加工程的结算标准、分包工程的配合费、工程索赔等。
 
    (二)变更联系单签证制度缺乏,比较随便
 
    变更联系单主要表述变更后的工程做法、数量和所用材料的情况,其签证是十分重要的事。一旦签出,就意味着对相关项目的质、量的认可,产生法律效力。如有些单位长官意识相当强,来个领导,按自己的标准乱指挥,外行干涉内行。缺乏签证审批制度,谁都能签,造成工程投资的巨大浪费。另外还有以少签多、以劣签优、以无签有及签字人自己都说不清等现象,给建设方造成大量经济损失。
 
    实践中应多方专业分析、论证,根据变更理由,区分哪些该签,哪些不该签;哪些是合同内的,哪些是合同外的;确定怎样变更,必要时事前审计核价,是重新招标还是直接由中标单位施工等,并报主管领导审批。
 
    (三)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或被欺诈现象
 
    基建项目从立项到施工到竣工使用整个过程涉及诸多利益主体,其中的一方或多方都可能在某个过程或程序中获得利益,因此极易导致舞弊行为,现实中时有报道。舞弊是指建设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
 
    基建项目中的舞弊手段可能多种多样,但通常在形式上却较难发现漏洞,有规范的程序、规范的操作、规范的合同,但这些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下其实隐藏着违法舞弊的事实。实践中应强化内部控制,完善工作流程,保证工程专业人员、审计及会计等内部监督正常化,减少舞弊的机会。
 
    (四)报审的资料不完整或不真实
 
    在项目竣工决算的过程中,因工程项目周期长,细项多,干扰事件多,经常会出现报审的资料不完整或不真实。有的项目已交付使用多年,建设部门人员流动频繁,事过境迁,无法再取得施工资料;有的要补签或具体化变更联系单;有的施工单位有意隐藏对其不利的资料,甚至提供假的复印资料。以资料不齐、审计期限等为借口,迫使审计部门接受建设部门草草做出的决算结果。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谈高校基建内部控制缺陷及内审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