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土地升值后的土地分配问题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871下载187次收藏
   摘要:文章通过对山东省高密市a村的调查得出,农业税费的取消、惠农补贴的出台,以及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使土地明显升值了。土地的升值强化了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农民更加看重自己的土地,不轻易放弃土地经营权。同时,国家实行的以农民为本位的政策使村委会的权力和职能弱化。这些因素增加了农村历史遗留土地再分配的难度。
 
    关键词:土地升值;土地分配;社会保障;规模经营
 
    一、引言
 
    从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签订第一份包地到户的合同起至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实行30载。这一制度在实行之初,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成果是不可否认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造成了土地配置的零碎化,无法实现规模经营;国家和集体对土地税费的双层收缴体制使农民负担过重,致使出现土地抛荒的现象;农民土地产权的残缺和模糊为地方政府和村委会以集体名义侵占农民土地开了方便之门。为此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以应对以上问题。2003年3月1日起实施的《土地承包法》和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物权法》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期间集体不得收回;国家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出租等方式的流转。这些法律法规完善了农民的土地产权,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在税收政策方面进行了税费改革,此后不久取消了农业税和特产税。此外,国家还出台了种粮补贴、农资补贴等惠农政策,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土地经营成本的降低和土地效益的提高使土地随之升值。而土地升值使历史遗留的土地分配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
 
    本文以山东省高密市a村为个案,来探讨土地升值后的土地分配问题。在研究方法上,以一个农村为个案所进行的实地研究,在具体调查方法上主要采用的是访谈法。2008年1月19日至2008年2月19日,笔者对该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访谈调查。访谈对象包括2个现任村干部,1个前任村干部,5个外出务工人员,1个外出回流人员,4个在家务农的普通村民,1个村里的养鸡专业户。
 
    二、a村土地概况
 
    高密市地处平原,所以人均土地面积比较多。a村现有耕地1788亩,居民151户,551人,人均耕地面积为3.245亩,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该村的土地分配并不均匀,有的户人均耕地面积达5、6亩,有的户人均则只有7、8分地。
 
    在土地利用方式上,a村以种植大宗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其中,粮食作物为冬小麦,经济作物主要为玉米和花生。一块土地如果要种植小麦和玉米,一年可以收获两次:冬小麦秋天播种,次年6月份前后收割;玉米在麦收后播种,当年秋天收获。花生春种秋收,一年收获一次。除了种植大宗粮食和经济作物外,还有小部分耕地种植果树和桑树。
 
    三、土地升值
 
    2004年,a村完成税费改革,取消提留。2006年,取消农业税、特产税等各种费用。小麦补贴,农资补贴等惠农政策相继出台,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降低了土地经营成本。同时,农产品价格也明显上涨。这些因素促使土地效益得以提高,土地明显升值。为了显示a村土地的升值情况,现将访谈对象中一普通家庭在2003年和2007年的土地利用和土地效益状况分别列出:
 
    (一)2003年该家庭土地利用和土地效益状况
 
    第一,土地利用该家庭总共有土地16亩,2003年的土地利用状况是:冬小麦8亩,秋玉米8亩,花生6亩,春玉米2亩。
 
    第二,土地收益2003年该家庭的土地收益状况,如表1所示。
 
    第三,土地投入2003年该家庭的土地投入状况是:种子938元,犁地232元,播种190元,灌溉537元,化肥2422元,农药290元,地膜97元,收割396元,合计5102元。
 
   &n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土地升值后的土地分配问题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