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加强财政管理改善民生的探讨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257下载259次收藏

    新时期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财政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改善民生必须树立“民生财政”理念
 
    从“吃饭财政”到“建设财政”再到“公共财政”,是财政不断改革,不断进行适应性调整,财政实力不断增强的结果。“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其宗旨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基本特征是公共性、非盈利性和法制性。我们在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大背景下,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要求,还要牢固树立“民生财政”的理念。“民生财政”是“公共财政”的一个重要方面,“民生财政”的基本导向是满足公共消费需求,现阶段的任务无疑是扩大公共消费,以促进基本消费的平等化。随着政府财力的不断提升,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规模和范围已经具备了一定条件,原来迫于财政压力而导致政府“缺位”的民生领域现在大为改善了。“民生财政”的使命,即实现基本消费的平等化。走向“民生财政”,实际上使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实现了统一。政府在财政上的经济政策自1998年以来实行的是以扩大公共投资为核心的积极财政政策,其效果是扩大了内需,止住了经济增长的滑坡。现在执行以扩大公共消费为中心的稳健财政政策,其效果不仅是能够扩大内需(消费需求),改善投资与消费的失衡,有助于经济稳定增长,而且还能推进基本消费的平等化,改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不平等状况,有助于社会的公平正义。不难看出,“民生财政”具有双向功能,融合了长期以来认为矛盾的东西——效率与公平,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因此,各级财政部门应该牢固树立“民生财政”理念,把促进“民生财政”的建立作为完善“公共财政”的重点和突破,努力促进人民群众基本消费的平等化。
 
    二、改善民生必须努力做大财政“蛋糕”
 
    改善民生就要不断提高财政支撑能力,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财力的增加要靠国家政策扶持,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自身的发展。因此,财政部门工作中必须把支持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作为改善民生的根本所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做大财政“蛋糕”。一是积极运用支出、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转移支付、奖励等手段,加快资源型工业向加工制造型、高新技术型工业转换,实现生产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二是着力帮助企业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对加强财政管理改善民生的探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