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理论视角下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
摘要:文章从精神分析的视角分析了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从一个侧面为网络成瘾的探索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精神分析;网络成瘾;青少年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和防御机制与网络成瘾之关系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一个人的人格有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指个人最原始的、最本能的冲动,如食欲、性欲、求生欲、攻击欲、享受欲、自我保护欲等。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按快乐原则行使,不理会社会道德、不在乎外在的行为规范。本我的目标是求得个体的生存,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超我,是个体通过社会化过程而形成的道德内化,主要在监督、管束本我的冲动行为。特点是追求完美,遵循道德原则,要求个体按照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行动。因而此,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是人格的最高层次,也是良知与负疚感形成的基础。
自我是个人自己可意识到的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它由“本我”衍生而来。它依照“现实原则”行使,并调节“本我”的冲动,采取社会所允许的方式行动。一方面帮助“本我”得到冲动的满足,另一方面又要顺从超我的要求,在两者之间进行协调工作。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人格的基础。
(二)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所论述的自我、本我、超我会时常产生矛盾冲突。这时,个体就会产生种种焦虑、烦恼。为加以化解,自我会采取各种方法来调整个人的认知,以获得内心的平静,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主要包括:
1、压抑作用:指把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念头、情感和行动在不知不觉中抑制到潜意识里去,是精神防御机制最基本的方式。
2、否定作用:是把引入精神痛苦的事实予以否定,以减少心灵上的痛苦。
3、退化作用:就是当人们面对问题时,选择困难较少、阻力较弱的儿童应对方式,无意中恢复儿童期对他人或他物的依赖,以逃避责任。
4、幻想作用:在一个人面对困难时,会采取幻想的方法来加以化解,以达到内心的平衡。
5、移置作用:当一个人无法面对某一位比自己更有权势的人时,会将其烦恼转移到另一位较安全或较为弱的人身上。
6、合理化作用:是指当一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实现追求目标时,用貌似合理但实际上不正确的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以避免精神上的苦恼。
7、投射作用:当个体把自己不受欢迎的某些特点或想法归于别人以达到保护自己时投射就发生了。
8、反向作用:就是指一个人为压制自己的一些不能被人接受的欲望及冲动时,会采取与之相反的做法。
9、补偿作用:就是当一个人因具有某种生理、心理人格缺陷而感到不适时,会竭力用种种方法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自己不适感。
10、认同作用:是指一个人把自己钦佩或崇拜的人特点当作是自己的特点,用以来掩护自己的短处。
精神分析理论视角下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
点击下载
上一篇:对加强财政管理改善民生的探讨下一篇:论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干预”
本文2010-08-18 10:17:41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440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