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会计准则与税法的矛盾及协调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854下载197次收藏

    摘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准则与税法也不断改革。2007年初, 我国实施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的内容进一步与国际会计准则靠拢,但也导致了我国税法与会计进 一步分离。文章旨在通过研究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与税法在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的矛盾,寻求造成二者矛盾 的原因,并试探求二者矛盾协调的可行思路。
 
    关键词:会计准则;税法;矛盾;协调
 
    税收从产生之日起,就与会计联系在一起。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税收与会计的联系更加紧 密,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 支。会计制度与税收的处理不仅是税务部门与企业的重要工作,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 影响,如何处理会计制度与税法之间的关系,既是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设计的理论问题,又是征纳双方确 定征纳税额和反映会计信息的实践问题。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1项基本准则 、38项具体准则),新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在于规范我国企业的财务报告,保证会计信息更加真实,更加符 合实际需要。它既提高了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水平,又使我国企业的财务报告接近国际惯例。2007年3月16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规定自2008年1月1 日起开始施行。新企业所得税法适用于各类企业,统一了内外资企业的税率,并统一和规范了税前扣除办 法和标准以及税收优惠政策。这就进一步拉大了我国会计与税法的矛盾。
 
    一、新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产生大量矛盾的原因
 
    会计准则是按照会计原则和投资者、债权人的要求,以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客观、公允 的会计信息为己任,允许有选择地使用计价方法并着重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税法依据要求, 根据国家的需要确立纳税所得的范畴,对会计中可能对税收产生影响的风险估计、收益确认、费用扣除等 加以限制。而这样,必然导致税法和会计核算制度之间产生大量的矛盾。会计与税法理论依据的不同,直 接影响实务操作,导致收入、扣除项目、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事项、债务重组事项、投资事项等确认 和计量均存在很大差异。
 
    二、新会计准则与税法矛盾协调的必要性
 
    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是不同部门制定的,如果各方面协调不够,可能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矛盾, 特别是在我国这种经济环境变化快、会计制度和税法变化快、会计制度法律化的社会。钟敏的“企业会计准 则与税法的差异及协调”、许凤玉的“我国现行税法与会计核算制度的差异协调研究”等文章中提出,二者的 矛盾会导致企业财务信息失真,会计核算成本增加,税收征管难度加大等问题。因此这种矛盾的过度化会 给企业和国家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其主要表现在:
 
    (一)矛盾过大引起税收的流失
 
    现行会计准则与税法在业务处理方面的不同规定,往往造成税收流失。现行税制设计更多的关注 税收收入、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并以此作为评价税制、修正税制的依据,使税法留下了一些漏洞。现行 会计准则则更多关注提供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未与税收法规主动协调,因此在制度层面上二者协调性较 差以及税法存在的一些漏洞,为纳税人缴纳税款增加了难度并提供了避税、偷逃税款的空间。一方面,一 些纳税人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和政策间的不协调,少纳税或者不纳税;另一方面,征税人员由于会计利润 与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复杂性以及信息的不足,对纳税人的纳税资料很难控制和管理或由于对税收法规的&n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新会计准则与税法的矛盾及协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