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循环经济主要发展模式及启示分析
摘要:循环经济既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更是一种经济增长的理想方式。经过长期的实践,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循环经济的法制化和社会化,运用法律规范推动和保障循环经济发展,形成循环型社会。我国可以从国外这些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中得到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启示
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的“资源危机”或“资源安全”问题,早已受到国内外科学家和政治家们的广泛重视,纷纷从人口、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不同角度,探索缓解资源危机的各种途径,提出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资源集约型经济等不同理念。在我国,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新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呼唤循环经济,尤其要确立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我国,必须开拓新的资源观,着眼于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寻求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并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因此,深入分析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先行者”的做法,对于我国更好的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可以从国外这些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中得到借鉴和启示。
一、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循环消费模式
美国是开始循环经济实践和探索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开始推行循环经济概念,制定了一系列以资源循环为目标的能源政策。1976年,美国制定了《固体废弃物处置法》。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俄勒冈、新泽西和罗得岛等州制定促进资源再生循环法规以来,现在已有半数以上的州制定了不同形式的再生循环法规。从1997年开始,美国把每年的11月15日定为“循环利用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美国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涉及传统的造纸、炼铁、塑料、橡胶以及新兴的家用电器、计算机设备、办公设备和家居用品等行业。美国是一个环保主义流行的国家,不仅重视废旧物品的处理和加工利用,使其成为再生资源,而且十分重视循环消费。所谓循环消费是指当你认为某件消费品没有使用价值想扔掉时,应先想象它对其他人是否还有使用价值,如果有,就让他人再消费,直到对任何人都没有价值时,才将其作为垃圾进行回收处理,从而使一个消费品经历多个消费过程。由于循环消费观念的普及和循环消费社会机制的发展,循环消费已成为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亚于以废品、垃圾处理和加工为中心的资源再生工作。美国开展循环消费的途径很多,主要形式有庭院甩卖、旧货交易、商业网站或政府支持的网站进行的旧货买卖等。
(二)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回收系统(dsd)模式
德国是世界上循环经济实施最早、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与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德国在工业化进程中也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德国的循环经济是以生活和工业废弃物的再利用与处置为主线演变而来,起源于“垃圾经济”。
为了改变“垃圾经济”的二次污染,德国的环境政策发生较大变化,从废弃物倾倒逐步向废弃物循环管理转变。1972年,德国出台了第一部垃圾处置法律——《废弃物处理法》,该法确定了垃圾无害化处置业务可以由私营企业承担等重要原则,标志着垃圾处置走向了有序化和法制化轨道。1974年,德国颁布了《联邦污染物排放控制法》。1975年,德国发布了第一个国家废弃物管理计划,首次提出了“预防、减量、回收和重复利用”、“根据污染者付费原则,分担处置成本”等重要原则和目标。1986年,德国全面修改了1972年制定的《废弃物处理法》,重新制定了《避免废弃物产生及其妥善处置法》,提出了两条具有开创性的规定:首次规定了预防优先和垃圾处理后的重复使用;首次对产品生产者的责任进行了规定。20世纪90年代初期,德国出台了许多旨在提高垃圾处理的技术水平、完善经营和管理体系的新条例,如《避免废弃包装品和容器的政令》、《包装条例》等,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问题。在总结这些法律法规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德国于1994年正式颁布了《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并于1996年开始生效。该法定义了废弃物的概念,把废弃物分为“可利用废弃物”、“妥善处置废弃物”,并将废弃物的管理级别分为三级,即特别监管、监管和无序监管。该法的目的是使德国的垃圾管理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将垃圾处理废弃转向垃圾回收再利用。
德国负责包装废弃物收集和处理的双元回收系统模式是循环经济实践和运行的典型模式。德国的双元回收系统(dsd)公司在德国工业联盟(bdi)和德国工商企业协会(diht)支持下由95家零售、日用品生产和标志生产的公司发起,它接受企业的委托,组织回收者对废弃物进行分类,然后分送到相应的资源再利用厂家进行循环利用,能直接回收的则送返制造商,目前共有1.6万家企业加入了dsd系统。德国自1991年开始对包装物进行分类,在需要回收的包装物上打上绿点标记,有此标志的商品,表示它的包装可以回收,也就是要求消费者把它放入盛包装物的分类垃圾箱,然后由dsd系统回收
国外循环经济主要发展模式及启示分析
点击下载
上一篇:如何推动县域经济中旅游业的发展下一篇:论美国城市经理制及中国的借鉴
本文2010-08-18 10:15:40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406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