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文化产业生态发展的路径研究
摘要:文章从文化生态发展的视角研究磁州窑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产业生态发展路径,针对其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手工艺和现代化的关系、艺术化和市场化的关系、陶瓷产业与人才培养的关系问题上进行了分析论述,以期为磁州窑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磁州窑;生态发展;现代化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民窑体系,是民间陶瓷的杰出代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磁州窑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和磁县一带,因地属古磁州,故名磁州窑,早在7500年前的新石器早期,磁州的先民们已经能够烧制陶器。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民窑体系的确在世界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今却面临如何使中国这份宝贵的历史遗存能够被保护传承,健康而有序发展的重要难题。通过对磁州窑的保护状况、现存问题、发展趋势及产业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磁州窑健康有序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三个关系:一是手工艺和现代化的关系,二是艺术化和市场化的关系,三是陶瓷产业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一、处理好手工艺和现代化的关系
磁州窑的传统手工业的生产工艺,技术流程严重制约了磁州窑陶瓷产业的发展壮大,很难形成规模效应。磁州窑和其他民间传统手工艺一样在应对“现代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坚持传统与顺应现实的两难抉择。“两手抓”是磁州窑陶瓷产业化的可行之路:一抓坚持传统,特别是艺术陶瓷,沿用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并结合现代科技条件对其传统工艺进行一定的改造,提升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展现手工工艺的独特艺术感染力,使其具有机器生产无法取代的独特品性。同时寻求手工陶瓷的生存空间,拓展高端市场,这样传统手工陶瓷就能够吸聚足够的设计、制作、销售的人才,进而使其传统的手工艺和技术得以留存并不断改进,工艺可以是传统的,管理、营销却是现代的、科学的,所以这也是传统手工艺“现代化”的另一种体现。二抓可以规模生产的日用陶瓷,首先可以在日用陶瓷的艺术化上做出探索,挖掘深厚的文化内涵、装饰手法及艺术特质,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形成产业化规模;其次是进行产业联盟,陶瓷行业内部通过分工合作,整合现代磁州窑的配套资源,同时要在市场定位、市场营销等方面不断改进,做大做强磁州窑陶瓷产业。
二、处理好艺术化与市场化的
磁州窑文化产业生态发展的路径研究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15:05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96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