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将何去何从
摘要:2009年被称为中国“新医保”的“元年”,同年4月6日,《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回顾过去几十年中国医疗体制改革进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不可否认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仍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医疗体制改革;公平性;卫生资源配置
一、中国医疗体制改革进程
(一)城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历程
第一阶段(1978-1998年):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公费及劳保医疗制度开始试点改革。初步建立了医疗制度的“统账结合”(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模式,以及以“统账结合”为原则的其他模式。
第二阶段(1998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确立。
第三阶段(1999-2006年):城镇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探索。
第四阶段(2007-2008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试点。
第五阶段(2009年至今):《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新医改”由试点向全国范围内铺开。
(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历程
第一阶段(1978-2003年):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改革进程。
第二阶段(2003年至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
二、医改成效及消极效果
(一)商业化、市场化走向的体制变革带来的成效
通过竞争以及民间经济力量的广泛介入,医疗服务领域的供给能力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机构的数量、医生数量以及床位数量都比计划经济时期有了明显的增长,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改善,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迅速提高,能够开展的诊疗项目不断增加。此外,所有制结构上的变动、管理体制方面的变革以及多层次的竞争,明显地提高了医疗服务机构及有关人员的积极性,内部运转效率有了普遍提高。
(二)医疗体制改革带来的消极后果
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将何去何从
点击下载
上一篇: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还需大动作下一篇:浅析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本文2010-08-18 10:14:15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839.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