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析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683下载251次收藏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体制改革走进了一个新的时期,规范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无论是在减轻财政的负担、增强职工队伍的风险意识,还是在保证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
 
    一、目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存在的不足
 
    (一)养老基金收支难平衡
 
    第一,大部分事业单位实行的是以收定支,政府不保底,而退休人员越来越多,加之近几年工资上调,扩大了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基数,增加了财政和单位的负担, 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不抵支,总量严重不足。第二,新增参保人数在国家精简机构、压缩编制的大背景下,没有较大的增加,征缴保险额没有大的增长,这样一来,必然使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愈来愈难平衡。第三,政策法规不健全。在养老保险基金征缴上,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措施,征缴率始终升不上去,“补差”资金不能完全到位。有些透支单位,透支多年,多年吃社保,虽然也下发了“补差”函,但由于没有足够的政策法规做保障,使之执行起来难度相当大。
 
    (二)缺乏相关的法律条文
 
    目前,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一直是由各级经办机构执行本级地方政府出台的有关政策办法,缺乏由国家出台的针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法律条文,以至在执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时候,缺乏对应的法律依据,在参照企业有关社会保险法规执行的时候,具体情况也不相吻合。
 
    (三)部门衔接待加强
 
    在一些县以下基层部门,虽然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职能在劳动保障部门,但是职工的工资调整、退休审批等政策的制定和业务操作是由人事部门掌管,从而导致管事与管人脱节,这样在工作管理中难免有衔接不上的地方。比如,当某职工达到退休年龄时,人事部门就会依据政策为他办理退休手续,而不去注意该职工是否缴清养老金,同时,劳动保障部门又会因职工没有缴清或欠缴养老保险而不发放养老金。最终导致养老保险管理体制上的部门职能交叉,权事分离。
 
    (四)业务管理水平有待加强
 
    基层有一部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业务操作仍采用原始的手工操作,这远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极大制约着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水平。有的虽然采用微机管理,但管理水平不高,这一方面与人员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析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