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会计基本假设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262下载248次收藏

    摘要:文章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思维对会计基本假设进行了探讨,研究了会计基本假设的继承和发展。对现有的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和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等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设会计计量属性会计基本假设的观点。
 
    关键词: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币值不变;会计计量
 
    关于得到会计界普遍认可的四项会计基本假设,并非是并列的、概念层次相同的,本文将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思维进行一番探讨。
 
    一、历史考察
 
    复式簿记在理论上的总结固然标志着记账方法的改进,同时不可忽略的是,在复式簿记的有关论述之中,已包含了“会计主体”的胚胎——“在三本账簿(日记账、分类账和备查账簿)中,合营的资本账户必须和自己的资本账户分开登记”。实际上,会计从产生之日起,就与特定的主体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外在17世纪的意大利,虽然还不存在稳定而统一的货币,但有的会计学著作中已经明确指出,“在计算价值总数时,只能采用同一货币单位,因为不同的货币单位不适宜于汇总合计”,这可以看作是货币计量思想的发端。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出现通货膨胀现象后,会计界才给货币计量假设附上一个子假设——币值稳定不变。167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签署《商业条令》,规定商人必须每两年编制财产目录,标志着会计分期思想的逐步形成。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功,工厂逐渐采用机器设备等长期资产,经济活动的重心也告别了合伙冒险的商业活动,过渡到持续经营的工业生产活动。此时会计分期和持续经营假设才成为一对经常并称的基本假设,而并非像一些人认为的“会计分期假设是对企业的持续经营活动进行的人为分割”,这一点可以从持续经营假设的定义——“除非有明显的反证,否则一般都认为企业将无限期地经营下去”中得到旁证,因为会计分期假设思想出现雏形时,那时企业活动还是一次性交易和短期的合伙式经营。
 
    二、逻辑分析
 
    此处可用逆向思维进行思考。按照逻辑推理的原则,最先产生的会计基本假设应当是会计所必须的,或者是会计更迫切需要的(尽管人们当时不进行会计研究,也可能并未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在会计环境的变迁面前受到的冲击也应该最小,依次类推。下文具体分析在目前会计环境下各项会计基本假设受到的冲击的情况。目前会计依存的大环境是市场经济,而且西方国家正在进行所谓的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
 
    第一,在市场经济下,企业优胜劣汰是客观事实,从长远来看,没有一个企业可以作到真正意义上的“持续经营”,即使经营业绩良好,但也有可能被其他企业敌意地并购,这是西方若干次兼并浪潮给我们的深刻启示。事实上,早在1961年,著名会计学家moonitz就在《会计的基本假设》中提到了暂时性假设,指出企业经济活动的暂时性是绝对的,而持续经营则是相对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将持续经营称作是一项基本假定(basic assumption)而并非基本假设(basic postulate)是有其道理的。
 
    第二,受到冲击的是会计分期假设。知识经济下,“信息是全球经济神经传递的讯号、金融资本是全球经济的血液、通讯是连接经济的动脉”,为了正确、快捷地决策,必然要求及时的有用信息。然而目前以年为时间单位的年度财务报表,甚至以半年、季度为时间单位的财务报表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等通讯技术的进步,未来的会计信息提供必然是一种实时报告系统,那么会计分期的限制将荡然无存。
 
    第三,接下来受到冲击的是货币计量和币值稳定不变假设。币值稳定不变假设在持续的通货膨胀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但是,除了个别国家的个别时期外,通货膨胀还是可以限制在一个认可的范围之内的。当然,此处并非为币值稳定不变辩解,而是认为在现有会计环境下,该假设要比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受到的冲击要小。
 
    尽管有人设想了各种的会计模式,企图对货币计量假设提出质疑,但是只要复式簿记系统存在,货币计量假设便必不可缺,因为没有任何计量单位能够取代货币这种统一的计量尺度来完成复式簿记那内在的平衡机制,至少目前是如此。那么,有人要问:“目前多数软资产如智力资本、人力资源等为什么不能在财务报表中确认?”出现这种情况固然有目前尚无法完美地用货币对之进行计量的原因,但是恐怕最大的难处还在于无法选取合适的计量属性对之进行计量。后者比前者更严峻、更是会计界多年争论的焦点之所在。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论会计基本假设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