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国企治理的影响分析
摘要:文章主要回顾了股权分置的形成及改革过程,并对改革带来的上市国企治理结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对上市国企的监管思路转变提出建议。
关键词:股权分置;国企改革;公司治理
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对国有企业改革影响深远。作为资本市场一项基本制度的改革,解决股权分置重在解决非流通股股东流通权的取得问题,以将上市公司转变为股东的利益共同体,从而形成对大股东行为的约束机制,并有效地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真正实现同股同权。
一、股权分置的形成及沿革
股权分置是中国股市特有的现象,也称为股权分裂,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另一部分股份暂时不上市流通。前者主要称为流通股,主要成分为社会公众股;后者为非流通股,大多为国有股和法人股。股权分置问题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建立初期,改革不配套和制度设计局限所形成的制度性缺陷。股权分置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所有权制度,主要针对国有上市公司,包括在内地及香港上市的中国国有企业。股权分置的实行大大降低了国有企业在内地及香港市场上市所遇到的思维观念及利益分配方面的阻力,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不可否认,没有这样一个制度创新,中国证券市场的起步可能晚很多年。但由此也导致了一系列的后遗症,包括市场供需失衡问题、股东利益冲突问题及企业控制权僵化问题,因此股权分置改革势在必行。
股权分置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8-1999年上半年,为了解决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资金需求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开始进行国有股减持的探索性尝试,把股权分置具体应用到公司治理当中。但由于实施方案与市场预期存在差距,试点很快被停止。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颁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也是该思路的延续,同样由于市场效果不理想,于同年10月22日宣布暂停。第二阶段: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作为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一项制度性变革,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正式被提上日程。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到2007年,13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超过95%的公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国企治理的影响分析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13:56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79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