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夜间视觉特性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车已非常普及,伴随着车辆的增多,道路交通任务日益繁重。在众多车辆事故中,发生在夜间的约占事故总数的一半。这主要是驾驶员夜间行车出现的视觉问题所引起的。文章从驾驶员夜间视觉特性与夜间行车特点入手,分析夜间视觉特性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找出影响视觉特性的因素,提出了提高夜间行车安全性的对策。
关键词:视觉特性;行车安全;影响
一、夜间视觉特性的含义及夜间行车的特点
(一)驾驶员夜间视觉特性的含义
夜间视觉特性是指夜间人的眼睛所具有的观察能力及其变化规律。主要由夜视力、暗适应、眩光感、夜间感知特性等组成。
(二)夜间行车的特点
夜间在城市繁华街道上行车,由于路灯,霓红灯及其他灯光交织辉映(在雨中还有道路反射光线的刺激),易使驾驶员眼花缭乱,对交通情况的观察、判断迟钝,甚至出现错觉。夜间在公路上行车,由于灯光照射范围和亮度有限,视力减弱(夜视力较白天减弱1/2),视野变得很狭窄,加上路面起伏不平,灯光常随车身起伏晃动,使驾驶员对道路地形、路面状况交通情况和行进方向的判断均感困难。
二、夜间视觉特性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一)夜视力
夜视力是指在夜晚暗处,眼睛能分辨物体形状的能力。夜视力与光线亮度有关,亮度加大可以增强视力,在照度为0.1米-1000米烛光的范围内,两者几乎成线性的关系。由于夜晚照度低引起的视力下降叫做夜近视。通过研究发现,夜间的交通事故往往与夜间光线不足,视力下降有直接关系。
(二)暗适应
当照度减弱时,眼睛对光的感受性提高的现象,叫暗适应。眼睛从亮处到暗处,开始什么也看不清楚,经过一段时间后可逐渐看清物体的轮廓,这种变化叫暗适应。与之相对的是明适应。
(三)夜间感知特性
第一,颜色的辨认。视网膜的锥体细胞具有非常高的视锐度,负责观察物体的细节,能够分辨颜色。杆体细胞具有微光下察觉物体存在和运动的功能
驾驶员夜间视觉特性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10:11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21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