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摘要: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科研是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关键要素。文章在分析国内高职学生参与科研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高职学生科研的内涵及其特点,实践了一套符合高职学生参与科研的新途径,将对促进我国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职学生;产学研;工学结合;科研;能力;技术
高等职业教育是有别于本专科教育以外的一个独立层次,主要侧重于培养有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高职学生的科研也有别于本专科学生,是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知识与成果,来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科研是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关键要素。一方面,社会科学、技术日益发展,要求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科学素养;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技术的支持。如何促使高职学生积极参加科学实践活动,提高科学实践能力,是摆在高职教育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高职学生科研的内涵及意义
(一)高职学生科研的内涵
中国科学院将自然科学研究分为4大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推广研究。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科研的特有对象、内涵、形式,特有科研的精神和路径,不同于一般大学。高职学生科研是对技术、实践操作及各种生产工艺进行的研究,是完整科学研究上的一个环节,也可以是研究某个具体的、细小、部分的问题,科技活动的经费和时间十分有限。科研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基本方法的技能,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主观能动性,训练创造性思维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使其具备开拓创新素质。从形式上看主要包括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与创新服务。开发研究可以细分为工具研究、产品设计研究、生产工艺研究、管理研究、流通研究、销售研究、使用研究和回收研究等多个方面,把研究过程完全融合到经济领域的设计、生产、管理、使用、消费等全过程。开发研究是高职院校科研的重点。技术服务是开发研究的延伸,是指对企业在技改、工艺条件优化、售后服务和科学配方等诸多方面的技术支持,通常不被视为研究,这其实是一个不小的误解,严重限制了高职院校的科研思路,技术服务是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的主要内容。
(二)高职学生科研的意义
我国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和本科生相比基础比较差,或许有人认为让这样的学生参与科研,让其在研究中学习,建立研究-教学-学习的联结体,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以高考的成绩来评价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失偏颇,现行的高考招生考试是一张试卷定结果,以学生认知发展为标准,而不是以“制作”智慧为标准,所以在一般本科学校招生中落选的学生只可能在认知智慧方面阶段不优,但并不能以此判断学生“制作”智慧也低。高职院校的科研,无论是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服务创新,恰恰更需要的是较高的“制作”智慧。科学和技术的研究遵循着不同的逻辑,前者是认知取向,后者是行动取向。
高职院校走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内涵特别丰富,形式也可以多样,但并不是都有现成的做法可参照。而现代高科技迅速更新换代的特点,更加呼唤高职院校为现代社会提供的服务要迅速地创新。
二、高职学生科研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高职院校产学研一体化的不断引向深入,学生参与科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成绩的背后,还有一些困难与不足有待解决。总结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方面。
第一,为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一挑战,国家对高校进行了几次颇有力度的调整,原有的应试型、填鸭式教育虽有所淡化,根本改观还须继续努力。特别是涉及高校人才培养的教学和科研两个关键环节,首先在认识上的问题须亟待解决。
&
高职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点击下载
上一篇:军队司务长士官计算机基础教学探讨下一篇:浅析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互补
本文2010-08-18 10:09:41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13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