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公共需求变化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摘要:适应全社会公共需求的变化,必须强化地方政府满足公共需要的职能转变。文章结合益阳市公共需求变化的现状,提出公共需求变化成为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为适应公共需求变化的新形势,实现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关键词:益阳;公共需求变化;政府;职能转变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社会公众私人需求迅速增加,私人需求是这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与私人需求的这些特征相关联,所谓公共需求特指社会公众的共同需求,一般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公共需求的特征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无法满足它,只有通过公共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才能有效满足它。如何将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转变问题放置在和谐社会构建环境中,这是认识新一轮发展中政府作用的一个新视角。益阳市也正步入公共需求快速增长和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政府职能转变面临新的挑战。
一、益阳市公共需求变化的现状分析
(一)实行社会再分配的基本公共需求更为强烈、更为迫切
益阳市城乡差距相当严重。生产总值505亿元,同比增长13%。财政总收入30.06亿元,同比增长17.9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个百分点。并且,城乡收入差距还有逐步扩大的趋势。益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50元,同比增长14.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470元,同比增长14.2%。由于收入分配差距比较严重,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实行社会再分配的基本公共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强烈、更为迫切。
(二)义务教育、公共医疗成为重要的公共需求
目前,益阳市8个区县(市)人民政府已经投入建设资金2600多万元。其中南县农村初中已全部完成设备器材的配套任务,农村小学合格学校建设配套资金已拨付到位,小学“四项配套”工程基础建设已全面启动,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一站式”办公,确保各项建设工作顺利推进。益阳市赫山区按照“整体规划、全面启动、典型示范、分步实施”的思路,将在2010年前全面完成初中学校标准化建设,2011年前完成小学标准化建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展开。2005年,益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桃江开始试点,2007年在益阳市各区县(市)全面实行。2008年各地群众参加合作医疗热情高涨,各区县市参合人数大幅增加,益阳市参合人数达到318.4万人,赫山区泥江口镇有5个村群众参合率达100%以上,没有出生的婴儿也参加了合作医疗。
(三)就业和社会保障也成为重要的公共需求
益阳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也不例外,竞争非常激烈。益阳市各高校共有毕业生5425人,比上年增加767人,增长率为16.5%,其中本地籍毕业生近4500人,外地回益就业毕业生3000人,加上普通中专、职业中学和技工学校毕业生,益阳市应届毕业生总量接近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可以说益阳市高校毕业生待就业队伍庞大。
目前益阳市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完善,保障能力弱的问题相当突出。一是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低,没有实现省级统筹,从而出现基金调剂能力差,社会保险关系在地区之间转移困难。二是养老保险资金缺口大,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现象严重。“十一五”期间,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资金缺口每年约3亿元,要做实职工个人账户,每年还需资金1.2亿多元。
二、公共需求变化成为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
(一)公共需求变化反映了全面小康发展的客观趋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变化,益阳市的公共需求的主
益阳市公共需求变化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点击下载
上一篇:衡南县农民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下一篇:履行政府职责 合理引流回流农民工
本文2010-08-18 10:09:12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04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