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县农民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新形势下广大农民的思想状况日趋多样化,其思想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消极负面的东西,成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此,做好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求我们不断完善工作的方式方法,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加强服务和宣传,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关键词:农民;思想;调查;建议
农民思想状况的发展变化,深深打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烙印,当前农民的思想状况非常活跃,求富、求美、求知、求乐、求和谐等思想是主流,但也存在一些不良的思想状况,这给农村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如何把握农民思想状况的新变化,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对此进行了调查分析。显示,广大农民的思想状况正日趋多样化,其思想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消极负面的东西,成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瓶颈。
一、当代农民思想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政策敏感性明显增强,但参与其中的热情不高
当前农村政策对农民切身利益的影响越来越直接,导致他们对涉农政策的敏感性空前增强。农民群众对中央“1号文件”、种粮直补、免征农业税、“两免一补”等政策高度关注,非常拥护。在取消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后,一些弃农经商或外出打工的农民,又要求收回他们已经让别人耕种的土地。在政策敏感性明显增强的同时,部分农民利用政策,从中获益的热情并不是很高。据统计,能有效解放农民“就医难”问题的新农合政策,农民参合率也仅91.14%左右;虽然国家出台了粮食直补政策,但部分农村仍然存在种单季稻和农田抛荒等,个别地方还很严重。
(二)主体意识日益显现,但集体意识较为弱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了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强化了一家一户的个体思想和农民的主体意识。一些人把利益得失作为是非判断的标准,维护自身利益成为其做人做事的准则。与主体意识增强并存的是集体意识的弱化,部分农民漠视他人、集体、国家利益。调查中,农民普遍反映最强烈的是沟渠不通、道路不畅,并认为这些都是目前村级“一事一议”难以解决的问题。但在问及是否愿意进行清洗和维护时,一部分农民选择回避、沉默,另一部分人则以“那是公家的事”或认为“大家都受益,凭什么让我干”来回答。部分村干部反映,现在村民都是“利益”当先,很少有人愿意主动参与集体公益事业建设,对村组干部加强公益事业建设的号召很少有人响应。
(三)科技意识逐步增强,但致富思路比较单一
农民非常热衷科技教育,不少农民把科技人员视为“科技财神”。广大农民已能够自觉相信科学、运用科学,“杂交稻”、“软盘抛秧”、“大棚蔬菜”、“除草剂”、“混养”、“保鲜”等新品种、新技术已被农民广泛接受和应用。有82%的人希望拥有1门-2门致富技术,70%的希望进行农村科技培训。大部分农村群众希望政府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务工信息和致富信息,最好能提供免费的技术培训。与科技意识逐步增强并存的是群众致富思路的单一。他们大多数人习惯于种粮、打工等传统致富模式,不想搞种养殖业等多种经营方式,更不愿拿钱出来投资兴业,发家致富的胆子不大、办法不多、思路不开阔,“等、靠、要”思想仍较严重;小富即安、富不思进的思想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四)精神文化生活要求强烈,但愚昧思想仍未根除
随着农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仅仅看电视的文娱生活,对文化生活的渴求日益加强。调查显示:62%的农民表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很强烈”或“较强烈”;68%的农民表示目前对满足自己的文化需要还“差得远”。通俗文化最受农民欢迎,农民表示喜欢看戏、舞龙、舞狮、打腰鼓、民间艺人耍杂技等“民间文化”。但部分群众对文化娱乐方式选取能力不强,部分地区烧香拜佛、建造祠堂庙宇等活动死灰复燃,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男女老少齐修庙的现象;有的虽然憎恨赌博,但又欲罢不能,参与其中。
二、农民思想状况问题存在的根源
当代农村群众所呈现的思想状况,从根本上说,都是现实社会的折射,其思想动态、需求特点、道德状况和行为方式都是自身原因、社会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影响的结果。
&nbs
衡南县农民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09:12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04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