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武汉市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探索之路
摘要:如何建立高效、合理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是当前城市社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武汉市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为探索和研究以体制创新推动社区治理转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武汉市;社区管理体制;探索
一、武汉市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现状
武汉市作为湖北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华中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贸都会,是全国较早开展社区建设试点的城市之一。1991年民政部提出社区建设的概念后,武汉市就开始把社区建设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中。1999年国家民政部在全国选择了26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社区建设探索,武汉市通过积极争取,使江汉区成为了“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获得制度创新的优先权或进入权。2000年武汉市市委、市政府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后,社区建设开始呈现出整体推进、全面拓展的局面。经过近10年的努力,武汉市先后获得“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初步探索出了具有武汉特色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社区管理体制创新夯实坚固基础
为了创新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武汉市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市委、人大、政府、政协有关负责人任副组长的全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范围内社区建设与改革的规划、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作;研究制定社区建设与改革的方针、政策和重大措施;区政府也相应成立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全区社区建设与各个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检查监督工作,研究决定社区建设的重大问题和政策措施。为保证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序推进,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对全市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原则和工作任务做了明确规定,提出了“从构建起新的社区组织和管理体制到建立起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的新的社区工作运行机制,再到建成一批高标准的现代文明社区和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的发展目标,并启动了让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社会治安和社会服务进入全市883个社区计划。2008年10月武汉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对“两型社区”建设蓝图进行规划。为保证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武汉市政府加大对社区建设事业的投入,将社区行政事业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仅2008年全市就投入建设资金9700万元。为支持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开拓创新,武汉市以江汉、青山、江岸、桥口4个国家和省社区建设实验区为龙头,放手让各城区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使得社区管理体制的模式呈现出各具特色的良好发展态势,涌现出以百步亭花园、常青花园、鹦鹉、南湖花园社区为代表的新型社区创建模式。
(二)构架完善的社区组织体系,为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提供有效的组织载体
为了发展社区组织要素的社会性功能,武汉市在社区组织体系建设上进行了3方面的探索。一是大力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按照“一居一支部(党委、总支)”的要求,使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同步建设、同时到位,各社区还成立了社区党建协调小组或联席会等协调机构,负责指导和协调社区党建工作,初步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级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组织的网络体系。二是切实抓好居民自治组织建设。为了改革和创新社区自治组织体系,武汉市积极探索和逐步推进建立“议行分设”的社区自治组织构架。即通过民主选举,建立社代会、社区委员会(社区居委会)、议事会作为社区自治的3个主体组织。在3个主体组织间,居委会是社区法定代表组织,对社代会负责,社代会有权罢免居委会成员,而议事会则行使议事和监督权。此外,采取“公开招选、竞争上岗、择优入围、依法选举”的办法,组建新的社区居委会。通过严格的选举程序,使一大批素质高、热心服务居民群众的社区工作积极分子当选为社区居委会的成员。三是积极培育社区中介组织。为了给社区治理注入新的活力,加快社区服务实体发展的社会化、专业化的步伐,武汉市围绕建设新型社区的新目标、新要求,积极培育与发展社区中介组织,鼓励和支
浅析武汉市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探索之路
点击下载
上一篇:宁夏三农 路在何方下一篇:合肥在泛长三角中的地位及其加速融入对策研究
本文2010-08-18 10:09:00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02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