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石油”发展谈国内企业发展的战略问题
摘要:战略问题是根本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问题。文章阐述了“中国石油”在国际目标市场上的地位,分析了中国石油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客观规律,并对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出了一些战略性的思考。
关键词:石油;国内企业;发展;战略
一、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进程
20世纪2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工业逐渐形成了以跨国石油公司为核心的私营石油公司与国有石油公司两大阵营。80多年来,几经沧桑,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美国是石油工业的发祥地,其没有国家石油公司。但当时,每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石油公司却有20-30家。在20世纪30-40年代,由于控制了墨西哥、委内瑞拉,特别是中东石油生产,形成了埃克森、壳牌、美孚、bp、雪佛龙、德士古、海湾等7家石油巨头,人称“石油七姐妹”。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除了前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外,“石油七姐妹”拥有资本主义世界石油储量的82.8%,石油产量的58.7%,炼油能力的57.1%。
但这种情况没有保持多少年,以伊朗的石油国有化为标志,私有化的石油企业受到了巨大冲击。以欧佩克为代表的生产/出口石油的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赢得政治独立后,为取得经济独立,保证石油权益而大力推行石油工业国有化;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保障国内石油安全,也纷纷成立国家石油公司,使国有和私有两大阵营比例发生重大变化。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东欧一些国家相继成立了国家石油公司,绝大部分石油公司进行了私有化,仅保留了俄罗斯石油公司,但在规模上已经大不如从前。在这一时期,一批国家石油公司开始在国内积极同国外公司合作,在国外参与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比如俄罗斯的前尤科斯公司,从该国石油公司中的第七位上升到第二位,并且开始进军国外。中国3家国有石油公司也都开始积极向国外拓展,不仅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行列,而且在世界石油50强中的地位稳步上升。据美国《石油情报周刊》2006年度排序,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已经在销售额、资产总额和利润3个方面闯入前50名,其中:中国石油综合排名位居第7位,连续7年位居世界石油公司前十名;中国石化也排在第29位。
无论是私有石油公司还是国有石油公司,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在拥有了巨额的资本和强大的技术能力,逐步积累了在世界不同地方勘探和开发的经验后,都开始实施跨国经营战略。第一个开始进行跨国经营的是壳牌公司,20世纪初就把业务逐步向国外拓展,目前壳牌集团在120多个国家经营着1700多个公司。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石油公司开始效仿壳牌,通过资产重组,企业兼并,不断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逐步形成跨国经营的石油公司。这期间,最有影响力的是埃克森与美孚合并,成为世界石油业的“龙头大哥”,年销售额超过3000亿美元;英国的bp先后兼并了美国的阿莫科、阿科及本国的伯马,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壳牌;美国的雪佛龙与德士古合并;法国的道达尔先后兼并了比利时的菲纳和本国的埃尔夫。这就形成了埃克森美孚、bp、壳牌、雪佛龙、道达尔、康菲6家销售额1000亿美元以上的超级石油巨头,形成了世界石油工业的新格局。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这些石油公司的重组兼并,并非是各自企业经营不善,而是通过重组给投资者带来资本的增值,给新公司带来更强的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一轮重组兼并,这些超级巨头已经全部开始实施跨国经营,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国际石油公司参与国内市场竞争总体情况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健康发展,特别是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促使中国投资环境逐步改善,以及中国成功加入wto,使中国由全球潜在的大市场逐步变为现实的大市场,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地区之一。跨国石油石化公司虽很早就在中国开展业务,但真正取得进展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其在华业务的进展情况与我国石油石化产业对外开放的进程密切相关,大致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2年至20世纪80年代前期。这一阶段跨国石油公司主要是配合我国开始大规模引进技术的装置设备,同时从事对我国市场的初步分析研究。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主要是建设中小型工贸企业,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改革开放前沿城市设立代表处和办事处,不断壮大业务范围。
第三阶段:90年代中期至中国入世前。这一阶段跨国公司开始进行大规模、系统化的战略投资,投资规模急剧扩大,大中型项目增加,使中国在跨国公司经营中的地位迅速升级。
第四阶段:入世后至今。全世界各行业跨国公司投资信心进一步增强,纷纷调整发展战略,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其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抢占发展先机,开始对其在国内投资的领域、项目、地点及组织管理机构展开全方位的整合,使其融入全球经营网络。
国外跨国石油公司经过几十年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发展,几乎都已在国内进行了投资布局。据统计,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的大型石油石化公司几乎都已在我国投资建厂设点,有的公司在华业务发展已具一定规模。埃克森美孚、壳牌、bp、道达尔菲纳埃尔夫、雪佛龙德士古、菲利普斯等世界石油巨头大多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在华拓展业务,投入了巨额资金。bp是目前在我国油气领域投资最大的跨国公司,累计投资总额已达45亿美元之巨。壳牌在我国石油勘探方面投资超过了6亿美元,总投资达17亿美元,拥有20家企业和40家加油站。巴斯夫已成为在华投资规模最大的外国石化公司,拜耳和杜邦已分别在华投资31亿美元和5亿美元,各拥有12家和19家独资合资企业。
中国企业都应该铭记一个日子,2001年12月11日。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真正被置入了国际化经营的大格局之中,中国企业也迎来了世界的挑战。
&nb
从“中国石油”发展谈国内企业发展的战略问题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08:27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93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