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医院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项目,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对保障医院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医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使医院国有资产更好地服务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医院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项目,在医院资产总额中占绝对比重,它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等各类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医院固定资产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医院固定资产存在形态决定着医院服务规模和发展潜力。因此,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对保障医院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医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使医院国有资产更好的服务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医院绝大多数是公立医院,大多为计划经济时代创建,实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原有固定资产的来源大多是财政拨款形成,大部分医院管理观念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上;人事制度比较僵化,人员分工不明、考核不严,管理人员缺乏积极性和责任心;管理模式落后,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没有建立起科学、高效的资产管理模式,在资产使用过程中节约意识和经济核算意识差,不计成本,不讲效率,医院控制资产能力弱。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资产利用率低、资产流失、闲置、产权不清、账实不符等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一)重购置、轻管理
目前,大部分医院在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各项制度相对比较健全,程序比较规范。但购置以后,管理者对固定资产则不闻不问,不管经济效益,不问使用成本,有的资产闲置,有的损坏不维修。
(二)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不协调,财务监督薄弱
固定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包括领导从财务角度进行资产管理意识淡薄,重钱轻物。
目前大型医院大都设立了三账一卡,财务部门负责总账和一级明细账,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二级明细账和分户账(台账)。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二级明细账的会计人员,业务归财务部门领导,但行政归资产管理部门领导。处于既管又都不管的状态,使这部分会计人员处于一种尴尬的处境。
(三)固定资产管理职责不明确
在形式上,大部分医院均实行“三账一卡”制度,配备专职财务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并且固定资产分部门管理。但对资产管理人员配备要求不严,专职管理人员不多,大都兼任其他工作,人员流动性大,配备随意,专业人员少;负责二级明细账的会计人员,往往认为岗位不重要,人员业务素质要求低,大都配备“老弱病残”;设备维修人员缺乏,或经过简单培训上岗。各岗位职责不明确,没有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没明确使用科室或使用人的资产管理责任。
(四)会计核算不规范
部分资产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单纯按价值对资产进行分类,造成管理的混乱。目前,有些资产市场价格变动较大,完全相同的一种资产,今年和去年的价格差别较大,去年按价值属于固定资产管理的资产,今年不够固定资产标准而属于低值易耗品管理。而有些资产则相反。
同一类资产,用途一样,使用年限一样,由于规格型号的差异,存在价格差异,有的归属到规定资产管理,有的则归属到低值易耗品管理。
有些单位,没有统一的固定资产入账标准。入账标准因人、因时变化,对大批同类资产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资产,有一些管理人员按固定资产管理,换人后,由于价值不够,又归属低值易耗品管理;同一个管理人员,今天按固定资产入账,明天又按固定资产入账,随意性较大。
(五)资产处置随意
部分医院资产报废随意,仅凭资产使用者和维修工程师的意见,就可报废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设备。由于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使用部门热衷于家具、微机、设备等更新换代,维修工程师热衷于送人情,不负责任的在报废单签字,资产管理部门热衷于报废后的设备购置,医院缺乏独立于资产管理部门有效的论证和监督机制。
(六)报废资产不及时清理,长期挂账,造成账实严重不符
有些单位资产报废程序不规范,资产管理部门管理的实物资产早已报废处理,但由于经手人员业务素质、责任心、审批时限等因素,财务部门未及时减账。
(七)产权不清
&nbs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08:13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88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