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问题与建议
摘要: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我们推进农村的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土地流转;现状和问题;建议
我国农村土地规模小、分割细碎,是农业生产规模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扩大农村土地经营规模,整合土地资源,加快实现农村土地由分散化向规模化的转变,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迫切要求。为此,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涵义和背景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涵义
农村土地流转是一种省略的说法,全称应该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也就是说,在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农户把自己承包村集体的部分或全部土地,以一定的条件流转给第三方经营。在2009年中央1号文件中,已经明确规定要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扩大到草原、集体林地以及林木所有权方面。
(二)农村土地流转的背景
当前,第二轮土地承包已经在各地农村实行,土地承包期30年。在这次土地承包过程中,部分农产品的效益下降,导致这部分农产品的市场疲软,市场价低迷,为了增加收入,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同时小规模经营使土地的成本居高不下,农村土地撂荒现象日益增多,农村土地的流转需求越来越强烈。
二、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当前全国很多地方都进行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如河南、山东、上海等地,纵观各地情况来看,全国土地流转呈现以下状况: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面积逐渐扩大
很多地方的种植大户或企业租赁农民的耕地达数十亩、上百亩,优化了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管理等资源,推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以转包出租为主
以云南省通海县为例,通海县辖6镇3乡,截至2008年末,家庭承包经营的耕地面积142828亩,农户承包地流转的面积4591亩,占农户承包耕地面积的3.2%,其中:出租3425亩,转包552亩,转让325亩,互换183亩,无入股形式的,其他形式的106亩,共4591亩。农户承包地流转中,转包和出租的占农户承包地流转的86.6%。
(三)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增多
农户承包地的流转主要是在农户之间进行,但近几年一部分企业、个体老板等
浅析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问题与建议
点击下载
上一篇: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本文2010-08-18 10:08:11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88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