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实证分析
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存在政府政策﹑金融机制﹑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等3个层面的原因。重庆市中小企业发展的特殊性要求政府在政策上要加大扶持力度,构建合理的融资中介平台;金融机构要积极创新服务理念,完善融资体系。
关键词:重庆市;中小企业;融资;政府政策;融资平台
重庆直辖后,中小企业发展得到了政府应有的重视,保持着比较好的发展势头。在增强经济实力,增加就业机会,缓解三农问题,增加财政税收,发展开放性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支撑重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的动力源泉。但是,重庆中小企业要加快发展尚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索,特别是融资问题这个业界公认的“世界性难题”,如果融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中小企业不能拓展其融资渠道,不仅无力维持现有的增长速度,企业的发展必然会缺乏后劲,走向衰退。解决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重点必需首先解决融资问题。本文拟结合重庆实际就中小企业融问题从政府扶持、银行支持、社会关爱、自身强大等方面探索解决“融资”这个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实践问题。
一、地方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相关政策的制定,从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方面增强扶持力度
近几年来,重庆市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持续性的冲击下,市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据统计资料显示,全国今年上半年中小企业的贷款余额的增长25%左右,重庆市1-6月中小企业的贷款余额增长52%,高于全市贷款余额47%的增幅。重庆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增幅比全国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增幅要高出1倍以上。
整体而言,重庆中小企业贷款的比重在全国银行贷款中比较高,这表明,重庆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相对比较宽松,政策比较灵活,推动了整个重庆经济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的企稳回暖。
尽管重庆市在地方政府信贷政策和财政政策方面就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作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这些探索和实践还不完善、还不系统,尚需在理论上研究上进一步系统化,并形成机制、形成制度和地方性法规,确保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形成长效解决机制。
(一)政府为银行和中小企业构建融资中介达建融资平台
近几年在重庆地方政府的努力下,为银行和中小企业构建一批中介的平台。如:贷款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目前重庆有80多个担保公司,资本金有80亿以上。如按银监会的规定,80亿资本金的担保公司一般可以担保1:8的倍率,理论上可以担保600多亿资金,而这些担保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已达到384亿。今年以来重庆已审批了70多个小额贷款公司,这些小额贷款公司今年上半年实际放贷20多亿,解决了部分处在危机中,已没有办法从担保公司或者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的难题。同时,重庆还设立了一批村镇银行,这些银行也起着提供小额贷款的作用。
在构建融资中介的同时,通过重庆本地信托投资公司为中小企业搭建增加资本金信用的融资平台。主要应推进信托公司、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公司和租赁公司等4种类型融资平台。
1、大力发展重庆本地信托公司,增强信托实力。重庆本地的信托公司目前主要有两家包括重庆信托投资公司和新华信托,这两家本地的信托公司今年将推进200多亿的信托。但这两家信托公司的业务主要不是针对中小企业的。因此,重庆市还需发展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托服务的本土信托公司,这类信托公司要创新服务业务,有针对性的简化服务流程,政府对这类信托公司的设立、服务业务、风险控制应制定专门地方性规范并给予一定的扶持。
2、推动私募股权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在重庆的发展。随着全球资本市场融资方式创新不断,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发展迅猛,中国也已成为风险投资机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最为看好的市场之一。重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加快,重庆民营经济的崛起,让国际巨头和国内的私募股权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极为看好这块市场。重庆要抓住机遇,以更加灵活和优惠的政策吸引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来重庆投资。
3、发展引进更多更有实力的主要针对中小企业开展业务的融资租赁公司。融资租赁一直被视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金融工具,也是大宗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在当前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途径,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迫在眉睫,不过,现阶段中国的融资租赁发展相对较缓。重庆市融资租赁产业虽有一定发展,但整体实力仍不强,与重庆的经济、金融地位乃至潜在需求并不相称,不能适应“五个重庆”发
重庆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实证分析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08:06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87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