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农村家电市场的开拓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510下载142次收藏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电生产国和出口国,出口依存度大,国际金融危机的加剧,对我国经济尤其是出口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为了缓解当前金融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带动工业生产,必须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以消费拉动内需,重点开发农村潜在需求,把巨大的农村消费需求转化为实际购买力。在这个背景下,分析农村家电市场的现状以及如何开拓我国农村家电消费市场有着很好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金融危机;家电下乡;农村家电市场
 
    一、我国农村家电市场现状分析
 
    (一)购买力分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决定了农村市场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我国有着13.2亿多人口,县、县级市以及广大农村人口有11亿,农村人口将近7.3亿,占我国人口总数的55.06%。3.67亿个家庭中,农村家庭就有2.38亿个,占全国家庭的67.7%,是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随着我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广大农村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2007年的4140.36元,近几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尤其是自从2006年开始全国减免农业税,为农村家电市场的开发带来了新契机,进一步推广家电下乡,更大范围内调动农民购买的积极性,不仅使农民的消费能力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且有利于引导企业建立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生产和流通体系,这些都会促使在今后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形成新的巨大经济增长空间,拉动国内消费需求。
 
    根据2008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中,代表性三大件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城镇居民分别为137.79台、95.03台和96.77台,而农村居民分别为94.38台、26.12台和45.94台。这表明农村居民家庭以这3种产品为主的大件消费品的满足度还很低,消费潜力很大。《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2008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4753亿元,增长20.7%,加快4.9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增长旺盛,消费市场广阔。国家统计局进行过测算:农村人口每消费1元,可以带动2-3元的gdp增长;农村市场家用电器的普及率每提高1%,就可增加238万台(件)消费需求。未来十年内,如果2.1亿农村家庭家电拥有率能达到1996年城镇普及水平,则需要1.68亿台彩电、1.47亿台冰箱、1.62亿台洗衣机。可见,农村家用电器的市场容量是非常可观的。
 
    (二)家电下乡政策
 
    该政策规定,农民购买彩电、冰箱(含冰柜)、手机、洗衣机、电脑、摩托车、热水器和空调等8品类的专属家电下乡产品后,可以领取13%的补贴。据专家估计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可实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近4.8亿台,累计可拉动消费9200亿元。
 
    家电行业属于微利润行业,在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的背景下,积极开展家电下乡活动对于内需和外需都不景气的家电生产和营销企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为家电企业打开一个更为广阔的内需市场,在国家扶持家电行业的同时,家电下乡也有利于刺激和鼓励农民消费,满足农村居民对家电产品的需求,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加快农村家电消费进程。
 
    二、我国农村家电市场开拓存在问题
 
    收入水平是现实购买力的决定因素,农民的收入水平增长缓慢及其收入的不稳定性是影响农民消费水平及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农民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农业收入,而农产品市场的种种风险都使得农民的农业收入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如农产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农民面临收成不稳定的风险,还有面对市场供求变化的不稳定性,以及农产品价格的风险;外出打工挣的非农业收入也具有不稳定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力外出打工,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2008年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结果,至少63.8%的农村家庭中有成员曾有非农就业经历,但农民工的收入普遍偏低且没有持续性。非收入性因素方面,社会保障和农村医疗保险等的相对滞后,对未来各种支出的预期增加也促使农民坚持将储蓄作为理财的主要手段这种谨慎的消费观念。
 
    农村的消费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生活服务性设施普遍不足,制约了农村家电的消费。交通条件差的问题普遍存在,很多村内不通公路或街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农村家电市场的开拓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