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发展集体经济必须排除新自由主义的干扰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377下载163次收藏
   摘要:积极发展城乡集体经济既是维护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客观需要,又是实现共同富裕、发展公共事业以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条件。不过,由于受到新自由主义的严重干扰,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城乡集体经济的问题上思想混乱,缺乏积极性。排除新自由主义的干扰,调动地方政府发展城乡集体经济的积极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集体经济;解放思想
 
    目前,我国集体经济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们对公有制存在各种疑虑,缺乏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国内的新自由主义思潮长期鼓吹私有化,使得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和各种形式的城乡集体经济)受到各种责难。排除新自由主义的干扰,是城乡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一、处于低潮的城乡集体经济
 
    总的来看,我国集体经济的发展还处于低潮。从企业的情况看,城市和乡镇的集体企业很少,用“所剩无几”来形容并不过分。从农村的情况看,集体有经济实力的自然村很少;在大部分自然村中,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只有“分”而没有“统”,属于集体所有的只剩下土地这样的不动产,集体没有经济实力,难以为村民办实事,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有些自然村的基层组织甚至处于软弱涣散的状态。
 
    集体经济是地方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发展不起来,主要是因为是地方经济体制改革受到了新自由主义的严重干扰。本来,各级地方政府除了需要毫不动摇地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之外,还应毫不动摇地积极发展公有制经济(包括地方国有经济和各种形式的城乡集体经济)。但是,由于受到新自由主义的严重干扰,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公有制的问题上思想混乱,缺乏积极性,致使地方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处于只退不进的状态。
 
    二、新自由主义严重干扰了地方公有制的发展
 
    我们是在新自由主义泛滥并且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又遭受苏联东欧巨变严重挫折的国际大环境中进行改革开放的。这样的国际大环境决定了新自由主义必然会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不容忽视的干扰,这是地方公有制经济只退不进的主要原因。新自由主义对地方经济体制改革的严重干扰,用“国退民进”来形容是不够的,它是气焰嚣张的、全面否定一切公有制经济的“公退民(私)进”;其主要特点是:
 
    (一)把地方国有企业作为搞“国退民进”的突破口
 
    在我国,新自由主义者搞“国退民进”一个显著特点是渐进性,它把市县级的小型国有企业作为国退民进的突破口,然后逐渐向省级和中央级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推进。
 
    (二)把城乡集体经济作为国有经济的附属物来否定
 
    新自由主义鼓吹市场万能和自由放任,它的政策主张是私有化和自由化(又称“民营化”和“市场化”)。在信奉这种理论的人看来,凡是与国有、政府和计划有联系的东西都是必须否定的。新中国成立后,城乡集体经济是作为国有经济的“同盟军”,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建立起来的;就是在今后,我们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积极发展新型的城乡集体经济,也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领导及大力支持;因此,当新自由主义思潮极力否定国有经济的时候,城乡集体经济也必然会受到株连。十几年来,信奉新自由主义的学者给城乡集体经济扣上“准国有制”、“政府主导型”、“计划为导向”等帽子,说什么“集体经济带有国有制的弊端,没有生命力”(《董辅礽说:股份合作制为什么不能批评?集体经济就是没有生命力》,《经济研究资料》1997年第9期,第52页)。有的学者甚至要求“必须立即终止”以发展乡镇企业闻名的苏南模式(新望:《苏南模式的终结》,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70页)。观点如此极端并得到一些人的积极响应,说明新自由主义对城乡集体经济的干扰是相当严重的。
 
    (三)借用“改革”和“解放思想”的招牌
 
    我国存在两种不同的改革观,也存在与之相适应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改革”和“解放思想”。国内新自由主义思潮把马克思主义的一切都贬为“极左”,对马克思主义和公有制只讲“突破”而不讲继承和发展,打着批判旧计划经济和“反左”的幌子否定社会主义的一切。同时,这种思潮极力美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发展集体经济必须排除新自由主义的干扰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