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难题破解
摘要:多年以来,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一直是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而建筑领域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重灾区”。妥善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难题事关民生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文章探讨了造成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根本原因、行业原因和直接原因,并从多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领域;农民工;拖欠工资
多来以来,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一直是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而建筑领域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重灾区”。通常,在工程验收结算之前,农民工只能领到一点生活费,只有等到工程验收结算后,才可拿到辛苦劳作的报酬。但是到结算时,农民工又往往由于种种原因拿不到工资。农民工为追讨欠薪,历经千辛万苦,甚至遭受到暴力侵害,万般无奈之下,有些农民工采取种种极端方式维权。最近发生的引起全国广泛关注的农民工讨薪事件,是2009年5月在武汉市,农民工为追讨工程劳务费而集体上演“跳楼秀”,当地某媒体首先做了报道,随后,包括央视在内的全国各主要媒体都做了相关报道,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再一次进入公众的视野并引发广泛的讨论。在此,笔者拟探讨造成这一难题的根本原因、行业原因和直接原因,并从多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根本原因:竞争力弱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序转移
(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过度集中于技术含量低的建筑生产岗位,造成建筑领域劳动力供过于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城镇化政策推行,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谋生。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城市能够提供给农民工的通常是教育程度要求不高、劳动强度较大、工资水平偏低的工作岗位,这既是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也与农民工职业技能缺乏、整体素质不高、竞争力差紧密相关。建筑施工、零售服务等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就成为农民工聚集的行业。农民工向建筑施工行业的过度集中,导致建筑领域的劳动力供过于求,相互之间恶性竞争,最终引发各种矛盾和问题。
(二)缺乏针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处于不利位置
在缺乏一技之长、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条件下,农民工在竞争激烈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上无疑处于不利的位置。面对与农村完全不同的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以及城市中的各类法律法规,农民工需要有一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无疑能够缩短这一过程所耗费的时间。然而,现实的情况是,针对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是缺乏的。农民工主要依赖地缘亲缘关系寻找与工作有关的信息。农民工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差,选择就业岗位的局限性大,工作中依靠法律手段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强。
二、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业原因:建筑领域管理存在漏洞
(一)建筑领域工程项目层层分包,劳动用工主体不明确
随着建筑施工管理体制和用工制度的改革以及工程招标承包制的实行,建筑领域初步形成了以建筑总承包企业为管理层、以建筑劳务分包企业为作业层的相互依托紧密协作的施工管理体制。建设单位以招标形式选定建筑总承包企业,建筑总承包企业将工程项目分解,再以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形式交给具体的施工单位,而这些单位又可能将自己所承接的工程分解再分包(见图1)。农民工处于这一分包链条的最末端,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一线劳动者。
工程项目层层分包,带来了劳动用工主体不明确的问题,一旦工程款或劳务费支付在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处于分包链条最末端的农民工就无法拿到工资。例如,若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则建筑总承包企业无法向劳务分包企业支付劳务费,施工队也就无法得到承包款,无法向农民工支付工资。并且,实际中工程项目分包制管理不规范,使用工主体无法迅速准确地认定出来,农民工到底是受雇于施工队,还是施工企业,在认定时并没有清晰的界线,容易导致互相推诿。
(二)建筑工程结算款与应付农民工工资集结在一起,不易明确区分开来
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工程持续时间长,结算周期也相对较长。在建筑项目竣工前,通常要采用中间结算的方式支付工程款。建设单位按工程进度付款给建筑总承包企业,建筑总承包企业再根据各分包企业的施工进度支付款项。发包方与承包方结算工程进度款时,工资通常是包含在工程进度款中,不容易明确地将工程款和工资区分开来,所以,如果发生工程款拖欠,则施工单位的工资也无法及时取得,农民工也就无法按时拿到工资。
(三)建筑工程质量纠纷容易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
施工企业按合同约定进行
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难题破解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07:01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68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