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金融危机背景下构建敬老养老工程的思考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161下载187次收藏

    摘要:文章分析并阐述了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面对中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形势,发展中国养老事业,构建敬老养老工程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敬老养老工程的一些新思路和对策,以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关爱老年人,构建和谐老龄化社会,使中国早日步入幸福养老时代。
 
    关键词:金融危机;养老;对策;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
 
    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发端而引发的美国金融风暴,演变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其对全球经济造成明显冲击,中国自然也在其中。正在深度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金融危机穿越全球金融体系的防火墙,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金融危机对养老事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影响和冲击,尤其是在中国目前处于未富先老的状况下,更是雪上加霜,养老问题已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战略问题,其解决刻不容缓。因此,金融危机背景下积极发展养老事业,推进养老工作,构建敬老养老工程,具有尤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构建敬老养老工程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危机,积极应对
 
    世界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每一次重大事件的发生,总有一些国家会衰败,但同时又总会有一些国家能抓住历史机遇而走向崛起和发展。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大,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市场收入增长带来消费增长潜力较大,可以弥补出口减缓带来的影响。对于中国来说,拉动国内需求是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迅速,老年群体的需求不断增长,“银色”市场潜力巨大,蕴藏无限商机,将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中国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抓住历史机遇、积极应对金融危机,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共同构建敬老养老工程,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二)减弱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中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如何“保民生、保稳定”,如何解决好围绕养老诸多方面的问题,对于社会稳定、经济回暖具有重要意义。如果顺应世界经济大势变化,适时将宏观调控政策重点转向“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就有可能把外部冲击和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幅度内,继续保持中国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保民生,促进养老事业的发展是在目前形势下中国亟待解决的大事。因此,必须尽快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养老事业的新路,构建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敬老养老工程,减弱金融危机对老龄社会带来的深层次冲击。
 
    (三)解决养老资金来源不足的疑难问题
 
    在金融危机不断加剧地背景下,国家养老资金不足,来源渠道狭窄等情况更加严峻。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而物力、财力有限,尤其在如今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养老事业举步维艰。因此,养老事业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政策体制,不能一蹴而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政府为主导,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支撑,优化法制和政策环境、信用和市场环境,多渠道启动社会投资,全民参与,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网络,共同构建敬老养老工程,减少社会隐患和减轻国家负担,推动社会、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
 
    (四)号召全社会共同关爱老人、关注养老事业
 
    养老问题不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也是年青人要面对的现实问题。而养老保障是关系国家生存发展的大事,关系全社会的大事,这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更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努力完成。因此,要以政府为后盾,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把养老事业融会并扎根于全社会之中,变成全社会的行动,使之人人有责,树立一种中国人的精神,形成以敬老养老为荣、百善孝为先的社会风尚。把敬老养老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期进行,规范人们的行为,逐步形成一种社会新时尚,将敬老养老观念代代传承,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构建和谐老龄化社会。
 
    二、积极发展敬老养老工程的对策措施
 
    中国应正确认识金融危机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并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发展养老事业,逐步构建完善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敬老养老工程。
 
    (一)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养老保障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金融危机背景下构建敬老养老工程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