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保税港区的竞争力分析
摘要:建设梅山保税港区,是国家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浙江省推进“港航强省”的重要载体,也是宁波市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重要支撑。文章从梅山保税港区的优势出发,分析了梅山保税港区存在的不足,给出了提升梅山保税港区竞争力的途径。
关键词:梅山保税港区;竞争力;宁波港
2008年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这是继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海南洋浦保税港区之后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5个保税港区,也是2008年度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保税港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设立在宁波市北仑区梅山岛,规划面积7.7平方公里,东至码头岸线(含泊位),南至梅峰路,西北以沿港路、梅山大道、港区路围合为界,其功能定位主要是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并拓展相关功能。
一、梅山保税港区的优势
(一)天然资源优势
梅山岛岸线资源条件优越,海岸线总长22.5公里,水深322米,最深处(汀嘴港)达22米,具有建设深水码头的天然条件。梅山港水域长15公里,宽5(x)米以上,水深9米,是船舶停靠休憩的理想场所。港区内拥有丰富的岸线资源和深水泊位,能自由停泊目前世界上任何规模的集装箱船。梅山岛以平地为主,其中约一半可以开发。目前梅山岛的居民数量不多且相对集中,动拆迁费用较低,土地开发成本相对较低。
(二)区位优势
梅山保税港区处于宁波-舟山港的核心区域,位于国际锚地,濒临国际主航道,是国内沿海港口中距离国际深水航道最近的港口之一。目前宁波港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年货物吞吐量达3.45亿吨,位居中国大陆港口第2位,集装箱吞吐量达935万teu,居全国第4。随着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的加速,港口的服务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吞吐量进一步攀升,为梅山保税港区拓展国际中转功能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三)成本优势
梅山保税港区紧邻陆地、岸线丰富、港区腹地宽裕,可以进行综合配置,在港口建设成本、腹地配套、作业半径等方面,与其他保税港区特别是洋山保税港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据统计,目前上海港的国际中转率在2-3%之间,而宁波港的国际中转率已经达到10%左右,梅山保税港区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实基础,为加快拓展国际中转业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制约梅山保税港区发展的因素
(一)港口功能的发育还不健全
目前宁波港口主要功能还只限于满足临港大工业和大宗原材料进出口的需求,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进行区域性资源配置的能力还比较弱。宁波港还处于第2代港口的调配、集散有形商品的阶段,第3代港口所具备的对资本、技术、信息等资源进行配置的功能远没有形成。
(二)区域内各开发区林立,整体合力尚未形成
目前北仑区域并存着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大榭开发区4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宁波港务局。在区域融合的大背景下,由于缺乏综合协调体制和机制,4大开发区域及港口之间各自为政、互相分割的区域管理体制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突出表现为开发区域之间招商引资恶性竞争、港口物流业发展单打独斗、对土地等存量资源相互争夺、城区规划和建设不统一、港口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形成合力等问题,彼此之间的资源难以共享,严重制约了区域整体优势功能的发挥,对于梅山保税港区的功能延伸也形成巨大制约。
(三)配套服务能力欠缺
梅山保税港区的竞争力分析
点击下载
上一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创新性思考下一篇:曹妃甸临港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分析
本文2010-08-18 10:05:48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49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