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创新性思考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856下载152次收藏

    摘要: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局限在语法、句法和课文内容的讲解上,忽视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忽视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因材施教问题。这种僵化的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对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确立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
 
    一、大学英语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在政府和高校的重视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进步,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明显滞后,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具体归纳起来,我国大学英语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手段单一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主要集中表现为教师的单方面讲授语法、句法,讲解课文内容,学生以老师为中心,老师采用“灌输式”的单一教学手段,而学生则被动吸收。这样的教学结果,一方面,使得大部分学生能力局限在书面的语法练习和阅读上,忽视了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无法沟通交流;另一方面,这种以老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而言,是否真正接受和吸收了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和内容,无法及时反馈到老师那里,老师只能通过以后的阶段测试或期末考试才能了解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情况,这样就不利于老师及时调整其教学的内容、进度和方法,不利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及时沟通和反馈,最终导致英语教学效果不明显,甚至失败。
 
    (二)教材比较单一,缺乏应用性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工具,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但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材相对比较单一,目前在高校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英语教材,主要集中在《大学英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新编大学英语》(浙江大学出版社)、《新视野大学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21世纪大学英语》(复旦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4种教材。这些教材中,词汇、语法、句型句式以及阅读占了很重要的篇幅,与此相对应,这些内容的教学也占据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大部分课时,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这些教材主要取材于名著、专刊或书籍之中,选材一般涉及各种文体,讲究文章的难度和欣赏性,但却忽略了实用性的突出,忽略了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目的、方法和进度过分统一,无法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多层次需要
 
    由于受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学生在入校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入校时,其英语的听、说、读、写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大学英语的四级水平,而有的来自农村或偏远山区的学生其英语水平却很差。针对学生这一参差不齐的情况,如果我们不考虑他们在英语水平上所存在的差异,而一律采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法和统一的教学内容,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然而,我国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就走向了这一误区,老师在上课时,对好学生和差学生运用的是一个标准,结果导致差学生因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从而对英语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好学生有时又觉得老师讲的内容过于简单,同样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一方面老师对自己的英语教学感到困惑,另一方面学生失去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创新性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