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公共财政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市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已于2005年11月1日正式启动。改革实践表明,国库集中支付对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监督,提高资金拨付效率和使用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国库支付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存在问题;建议
一、国库集中支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金清算速度较慢
从清算流程看,在财、库、行尚未全面实行横向联网之前,《财政直接(授权)支付凭证》传递到代理银行,《申请财政资金划款汇兑清单》以及财政预算额度的控制数传递到人行国库,最后人行国库把清算资金划转到代理银行,其大部分的操作都是通过人工完成,加上凭证的审核和记账,所消耗的时间较多,影响资金的清算速度,很难及时完成代理银行与国库单一账户的当时清算。
(二)国库支付工作的系统网络化、电子信息化程度不高
以财政部门为中心的预算资金管理信息系统成熟程度不高,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和银行系统建设也比较滞后,无法很好地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加上一些模块设计不够细致,操作流程不流畅,布局不合理,控制不严密,无法很好地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三)国库支付中心的监督职能尚未发挥到位
国库支付中心对超标准的开支及不符合《现金管理条例》的提现缺乏必要的监督。国库集中支付更侧重于把监督寓于服务之中,不但要服务,而且还要监督,应该为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和部门预算的有效执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否则,起不到改革应有的作用。目前,国库支付中心的受理审核人员集中精力服务于预算单位,尽力节约单位经办人员办理业务的时间。由于办理业务时不让预算单位提供原始凭证,受理审核人员不能对其所填支付凭证的真实性进行审核,不能更好地发挥深层次的监督职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改革的预期目的。一些单位的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超标得离谱,有的单位把授权额度甚至全部提现,这加大了现金违规的可能性。
(四)国库集中支付中直接支付量占总支付量的比重偏低
根据财政部《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财库[2001]24号)规定:财政资金有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两种支付方式,其中直接支付的范围包括工资支出、购买支出以及中央对地方的专项转移支付,拨付企业型项目或大型设备采购的资金等,以及各类转移性支出,都要直接支付到供应商或用款单位。从实际看,对工资支出、政府采购支出基本实现了直接支付,但一些自主进行的采购活动和部分工程项目支出仍作为授权支付处理,由于部门预算细化程度不够;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滞后;部分工程项目支出未纳入直接支付范围;预算执行的约束力不强等因素使得直接支付的比率偏低,影响财政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
(五)“小金库”仍未绝迹,有抬头的可能
在刚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时,取消了各预算单位的原银行账户,由于单位不知改革的深浅、纪律的严肃性程度,“小金库”一度不存在,但随着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一些单位领导感到,用款不如改革之前自由且检查风声不是太紧,开始想方设法搞自己的“小金库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05:04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359.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