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邓小平改革方法论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596下载176次收藏

    摘要:邓小平在指导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过程中,依据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创造性的形成了一整套改革方法论思想,其中主要包括改革实践论、改革系统论、改革过程论等。邓小平的改革方法论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又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改革;方法论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已经走过了30周年。在指导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过程中,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形成了一整套创新的方法论思想。这些方法论思想既继承了“老祖宗”,又是“老祖宗”们没有说过的,是邓小平创新性思考的结果。有学者指出,如果把邓小平所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比作金子,那么邓小平的方法论思想则是其点金之术,掌握这些点金之术有时比掌握那些金子更加重要。因此,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注重研究邓小平的改革方法论,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的前提基础
 
    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邓小平的改革方法论继承了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并以此作为改革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在坚持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结合国际国内形势,辩证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处理的各种辩证关系。邓小平在坚持理论基础,即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之上,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制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除理论基础外,邓小平改革方法论还有其价值论前提的问题。有学者认为,价值论前提是理解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的至关重要之关键点;提出邓小平指导改革的方法论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与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群众谋求幸福的价值取向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与人民利益之上这两大价值前提内在地凝结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认为这是它在中国改革实践中得到人民理解和支持并取得辉煌成就的奥妙之所在。
 
    邓小平在规划中国改革总体布局时说:“我们的国家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这一改革总纲的指导下,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根据价值论前提,创造性的形成了一整套邓小平改革方法论。
 
    二、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改革开放是全新的事业,没有本本可依,“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因此,一切都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摸着石头过河”。邓小平多次指出,“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更全面地表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谈邓小平改革方法论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