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景观中的植物配置
摘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优美的校园环境在对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文章针对目前很多校园景观规划热潮的现状,结合一些植物对如何运用于校园环境的规划设计中,如何使校园环境营造更科学、更利于学校空间的发展,经过实地调查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景观设计;精神文明;配置;环境
一、研究的现状、问题和范围
近几年,我国校园景观建设迎来了又一个春天,一大批新的校园与校区正处于规划建设之中,同时“环境育人”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当前很多校园景观设计中将植物配置简单地理解为栽花种草,植物景观处于喷泉、雕塑、小品等人工景物的陪衬地位;偏爱以植物材料构成图案效果,热衷把植物修剪形成整齐划一的色带、球体或几何形体;或者用大量的栽培植物形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或者片面强调生态效应,将大量的成年大树移栽到校园中。这些都是我国现代校园植物景观配置中普遍存在的误区。过分整洁的园林景观,失去了野趣横生的自然风貌;不讲科学的逆境栽植,带来了难以为继的高昂代价;极度贫乏的植物材料,造成了单调乏味的植物景观;千篇一律的设计手法,形成了如出一辙的园林景观,这样的作品如何能让人感受到校园文化和地域景观之美呢?
二、研究的方法、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本地校园景观的长时间实地调查和华中地区植物种类考察分析及研究,结合多所学校景观绿化对校园绿化植物配置实践作初浅的探讨;并根据校园的景观规划方案,把植物科学的、有机的进行搭配,使其在校园内形成各种植物群落,达到美化校园的目的。实现如何使校园环境景观营造得更科学、更有利于优美的校园空间发展。
(一)景观化校园绿化的作用
校园景观对提供富于想象力的校园生活气氛是十分重要的,校园环境是步行人群占优并居主导地位的景观空间之一,校园调查表明,在衡量校园用地是否均衡时,学生往往担心过多的建筑,停车场及其他城市要素会逐渐蚕食校园自然环境。“人是环境的产物”,作为影响学生成才的重要外部条件之一的校园环境在校园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学生在赏心悦目体验中得到美的享受,并在美的思想中潜移默化养成美的行为、美的语言、美的性格。
1、育人。花草树木孕育着生命,它向人们展示着各具特色的思想美、情感美、意境美。景观化校园是融生态美、艺术美、科学美和社会内容美于一体的,这样的环境能对师生员工产生凝聚、激励和导向作用,使师生对学校产生一种归属感、责任感和自豪感,激发学子们奋发向上、孜孜求学、爱国爱校的精神,引导师生的思想行为向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2、提供多层次的交往、学习、游憩空间。景观化校园就是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植物配置,形成或静或动、风格各异的空间,满足师生学习、运动、交往、娱乐、休闲的需要。体育活动场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广场可以为师生提供举行各种活动的场所;图书馆周边绿地为学生营造安静的学习场所;教学楼周边绿地以多层次的景观为主,可以有安静的读书环境,也可以适当安排一些与学习有关的空间,如英语角的设置等。
3、调节环境小气候。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呼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使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达到均衡;而通过蒸腾作用则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降低空气的温度;同时,花草树木还能阻挡和吸附飞扬的粉尘,净化空气;另外,绿化还具有降低噪声、抗污染等功能。
(二)植物品种选择以及配置
植物品种选择以及配置上要注重精神环境的塑造,发挥校园绿化的精神功能,通过绿化造景展示校园浓厚的文化气息和美好的精神风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操品德和文化艺术的熏陶。一花一草一木都孕育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着高度的启迪感,例如“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警示莘莘学子
校园景观中的植物配置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03:56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179.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