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我国村镇银行经营模式的现实思考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569下载121次收藏
    摘要:目前在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农村金融服务的成本大、收益小,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难以满足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建立和推广我国的村镇银行成为当前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必然趋势。文章分析了村镇银行模式在我国的实践,并探索完善我国村镇银行业务经营的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经营模式;完善;对策
 
    一、我国村镇银行模式运营的情况
 
    从2007年3月1日全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成立至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已满1年。截至2008年10月底,银监会已累计批准34家新机构开业。目前来看,村镇银行试点的总体情况是好的,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我国村镇银行的贷款对象
 
    我国的村镇银行把目标对象定位于农村的贫困户。实际操作中由于政府力量强大,贫困户基本上由政府来认定,所以贫困县就成了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基地,为我国贫困县的扶贫工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我国村镇银行产品设计
 
    在产品设计上,我国的村镇银行主要采用最简单的“一般贷款”模式,后来也陆续尝试了“季节性贷款”和一些“短期贷款”,但在产品开发方面的创新少。单调的产品品种使小额信贷成了贫困户的“鸡肋”:需要资金用于生产,但是信贷产品的期限与生产周期不协调,满足不了我国扶贫的需要。
 
    (三)我国村镇银行贷款利率的规定
 
    目前,贷款利率由人行决定,按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和浮动幅度适当优惠,并且名义利率与年度有效利率的差异不大,按照基准利率到20%的上浮区间计算,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年度有效利率浮动区间为5.31-6.56%,农户联保贷款年度有效利率浮动区间为5.60-6.95%。农行作为一家商业银行,处境严峻得多,小额信贷业务的利率水平相当低,执行的是2.88%的扶贫贴息利率,由财政对农业银行进行补贴。而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利率差异性明显,有的机构年度有效利率达到20%,而有的机构还不到5%,还有一些机构甚至不收取利息。
 
    (四)风险管理机制
 
    我国村镇银行采取放松抵押担保要求的联保贷款手段。如辽宁东丰诚信村镇银行,在小组成员之间对贷款进行内部评估,互相监督,全县14个乡镇均已建立了贷款服务中心,在71个村建立了金融服务站,成立了320个农民贷款小组。根据自愿原则,贷款服务站组织有贷款需求的农户成立农户贷款小组,每个农户贷款小组不得少于5户,贷款小组在村镇银行享受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的政策,同时贷款小组成员要承担对贷款安全保护的义务。让难以提供抵押物的弱势群体有机会获得信用贷款,也能够通过联保机制防范银行风险。
 
    (五)盈利能力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多数处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无高效益项目支持,盈利空间较小。村镇银行的客户多数是农民,种植业和养殖业贷款较多,利润率本身较低,而风险较高。而农民居住偏、散,导致业务经营成本高,影响村镇银行的经济效益。
 
    二、完善我国村镇银行业务经营的建议
 
    (一)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问题
 
    1、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地方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使村镇银行充分吸收当地农村市场资金来源,接受农民存款,并将其重新投入当地市场,使当地金融资源得到最大化运用。在广大的农村中拥有富裕资金的人并不少,他们通过放高利贷的形式把资金借给那些需要资金的人,村镇银行应该使这种信贷交易活动合法化,即以优惠利率吸收他们手中的富余资金,并贷给需要资金的人。当然,融资环境的改善也有赖于政府、金融机构和其他非政府机构的通力合作与支持。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中央银行支农再贷款。在解决了资金来源问题后,农村金融机构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达到可持续性发展。
 
    2、鼓励大型商业银行参股村镇银行。一是通过政策驱动,由大型商业银行共同出资,吸取其他社会资金加入的方式构建村镇银行,初期人员可从大型商业银行员工中分流。既然中央明确提出商业银行必须将新增存款按一定比例投放农村市场,而且在适当的时候也会将这个“一定的比例”以硬性约束的形式出现。所以,大型商业银行特别是农行在股改的关键时候,应以控股模式连手各大银行参股村镇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我国村镇银行经营模式的现实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