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村土地既要流动 农民权益也需保障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760下载270次收藏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制度,对农村生产力的影响最大。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阶段,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于破解我国发展难题,特别是对解放农村生产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改革初期,我国各地推行大包干,后来逐步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实践证明,这种体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但是,在这种制度下,土地调整经常带来各种矛盾和冲突。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很快,不允许调整农地就会压抑生产力,允许调整农地又往往出现一些村干部以权谋私、违背承包农户意愿、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
 
    如何既让农村土地成为一个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流动起来,又确保承包集体土地的农民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就成了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的焦点。
 
    关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的路径,我们必须选择谨慎的、渐进式、风险最小的分阶段改革路径。
 
    我国是一个人地关系极度紧张的国家,人均耕地只有1.36亩,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既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又要确保社会稳定,若不让农民拥有自己可以耕种的土地,就意味着他们丧失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对于耕地,要坚持最严格的保护制度。对于农村宅基地,也要严格管理。只有首先将各种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健全了,才能有效地避免因为激活农村土地要素而引起的较大的社会动荡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农村土地既要流动 农民权益也需保障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