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304下载264次收藏
    摘要: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促使了团队合作取代以往以个人能力为代表的竞争模式成为必然趋势。合作学习是现代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它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为目标,对提高和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合作学习;团队精神;团队合作;数学教学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团队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因此,从教育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来说,能否培养出既有独立工作能力,又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的新世纪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衡量我们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的标准之一。合作学习是现代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它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为目标,对提高和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和特点
 
    合作学习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组织形式,最早于19世纪早期由美国的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并运用于实践,到了20世纪70-80年代,合作学习在美国的研究和应用已相当广泛。合作学习要求按每2-6名学生为一组,把班级分成若干组,且每组是由不同能力、性别、性格和文化背景的学生组成。合作学习以组内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自信心、同伴关系等产生积极影响。
 
    与传统的班级授课教学形式相比,合作学习有着明显的优势。通过合作学习,一方面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以及合作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得到培养;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能够培养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发展。
 
    合作学习拥有传统班级授课形式所不具备的新特点:教师权威的淡化和角色的转变,学生主体性增强,学生不再看学生后背,而是面对面围桌而坐,注重互助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评价和奖赏也由过去主要针对个体转向针对每组等。
 
    二、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合作学习对当今课堂教学改革而言,具有绝对的意义。但是,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或者说它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
 
    目前许多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形式,但只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组,没有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致使组内每个学生基本上还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更不可能代表本组的水平。这不但没有帮助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且还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学生的参与不均衡
 
    一部分教师由于只关注组的学习结果,而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往往会造成好学生扮演了主要的角色,代表组进行问题的解决和报告,导致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选择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这不但使困难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而且还会导致合作学习中放任自流部分学生开小差等情况的出现。此外,在合作学习中经常还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大大影响了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三)评价重整体轻个体
 
    合作学习是以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同时也应该考虑到组成员的个体情况。但是很多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教师却普遍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即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地放在组的整体上,忽视组内部个体成员的评价和知道,忽略了学生作为个体的发展,大多数学生也因此没有得到个性的全面发展,没有真正得到合作学习带来的好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没有形成或不健全。
 
    (四)班级和教室的条件不利于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对教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