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摘要:实践教学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管理类专业来说,更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结合,充分利用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管理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地方高校经常探讨的课题。由于管理类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所以更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实际上就是既掌握系统的经济与管理知识,又具有运用知识于实际,解决经济及管理活动中的实际问题的专门人才。要实现这类人才的培养要求,就必须在注意理论教学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要求为背景,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办学特点,以培养学生合理的能力结构和创新素质为目标,构建并逐步完善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求、适应人才培养规律和符合专业实际的实践教学模式。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中。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使实践教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高度重视与实践教学相配套的运行保障机制的建立,积极探索复合型、立体网络状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二、立体复合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培养方案,构建成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等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以满足企事业单位对管理人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培养出具有管理、经营战略、市场营销、经济及法律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能胜任经济管理部门工作和企事业单位实际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把实验教学具体目标分解为多层次和多个模块来实现,并按照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相结合,科学研究与科技竞赛相结合,校内实验教学与校外社会调查实习相结合的原则,优化实践项目。
实践教
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01:35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1779.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