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农村建设中改善民生的对策措施
改善民生,增进人民幸福,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近我们提出了打造“幸福张渚”的新目标,就是要把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全过程,真正建设一个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幸福社会。结合我们的实践,感觉到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改善民生要着力抓好富民、安民、乐民这样几个关键环节。
1、多措并举富民,要通过各种渠道,使群众收入稳定增长。富民是民生的最大要素。我们讲改善民生,首要的就是要使广大群众的钱袋子能快一点鼓起来,能逐步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几个方面的重点措施:一是要通过充分就业富民。靠什么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靠发展工业与服务业。因此,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进行经济建设,要发展好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能做大的要力争做大总量,比如有较好前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可以大量安排就业。我们张渚镇目前正在紧紧抓住劣质产业退出历史舞台,发展环境趋向好转的契机,大力扶持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要下力气做大龙头企业。像我们的沪宁钢机,目前工人近3000人,接纳本地劳动力就2000多人,2009年人均工资5万以上,工业经济如果能得到较快发展,这样的大企业多一些,广大群众充分就业,有较高的劳动报酬,民生质量就必然会不断提高。二是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创业富民。除工业经济外,我们还可以依托各地的资源包括农林资源、生态旅游资源等,进一步做好现代高效农业、生态休闲服务业等方面的文章。目前,我镇的农产品龙头企业+种植基地+农户模式以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户模式,已经使广大农户种植养殖的收入更有保障,不断提高。结合做大宜南山区的生态旅游,在原先农户自发性的、零打碎敲搞农家乐的基础上,目前,我镇正在有序发展各具特色的农家乐产业链,加快速度发展个体私营服务经济,加快培育一批致富带头人。三是要探索新的模式富民。在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和多种形式的富民合作社建设上,我们还可以探索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房产等入股,获得稳定可靠的投资收益。目前,我们张渚镇已经成立了21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年促进农民增收近2000多万元。还可以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建立流转价格自然增长机制,在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同时,增加农民的土地权益收入。
2、千方百计安民,要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夯实民生底线。作为我们各级政府,在民生建设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社会保障的建设,要根据地方财力,探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会保障向全覆盖、高水平提升。一是要通过养老保障来安民。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基本养老、城乡低保、失地农民生活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改善民生的对策措施
本文2010-08-13 15:36:07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1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