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8-13浏览:2558下载205次收藏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被确定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六大基本内涵之中,民主法治居于首位。如何理解民主法治的深刻内涵,如何推进新时期、新阶段的民主法治进程,是一个关系重大的课题。本文中,笔者拟结合地方工作实践,对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民主  法治  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认识和探讨。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时,胡锦涛同志将民主法治置于诸要素之首,充分表明了民主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近年来,随着《物权法》等一批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并引起广泛关注,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信号: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使命,民主法治已逐步从抽象化的口号具体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已成为当前一项极为重要、极为紧迫的任务。

  一、新时期赋予了民主法制建设新的内涵

  首先,从解析概念入手。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法治,就是根据国家法律来管理和治理国家。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有效落实,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辩证的看,民主与法治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二者相辅相成,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的看,民主法治历来是党和国家建设的重点,尤其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涵盖的“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等崭新内容,进一步将民主法制建设推到了党和国家工作的最前沿,也使中国特色民主法制建设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应当看到,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当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和关键,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对危机、保障发展的重要前提。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客观需要来看,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切入点,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发展与完善。

这样的理念体现到地方的发展实际中也是如此。着眼江宁的发展现状,加快民主法治进程的现实要求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推进发展理念的与时俱进对民主法制建设提出了高要求;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了区域经济较高的市场化程度,经济秩序的进一步规范对民主法制建设提出了高要求;近年来大步伐的改革改制,伴随着经济转型而社会矛盾凸显,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对民主法制建设提出了高要求;继续扩大和提高招商引资成效,大力发展本地民营经济,不断优化经济“软环境”建设也对民主法制建设提出了高要求。由此可见,只有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才能保证江宁“保增长、促转型,保民生、促和谐,保稳定、促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以江宁为例分析地方民主法制建设的实践

  近年来,地方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也发现了一些薄弱环节。以江宁为例,在整体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中,民主法制建设成绩斐然、亮点频现,不仅有力地保障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必将在进一步促进民主法治进程中体现长远的借鉴意义。具体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区委积极改革领导方式和决策机制,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的各种联系群众制度。全区人大工作也不断开创出新的局面,在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履行法定职权方面取得实效,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逐步落实,在优化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发挥上效果明显。

2.在推进依法行政方面,区政府自觉接受权力机关监督和社会民主监督的意识不断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化、规范化程度日益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得到越来越好的发挥。

  3. 在促进公正司法方面,全区司法机关在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主题下,积极推进司法改革,不断提高司法水平。区法院建立和完善了审判管理等机制,推进审判方式改革,加强了对各类诉讼主体权益的保护。区检察院完善了侦查、公诉和诉讼监督等工作机制,在维护司法权威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