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时代、全局和战略的角度,把建设学习型政党放在首位,旗帜鲜明地提出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是我们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一次重大飞跃,是总结我们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借鉴当今世界最前沿管理理论作出的重大决策。学习全会精神,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这样几点认识。
一、关于重大意义的认识
创建学习型政党,旨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建设的重大创新。
1、建设学习型政党,将学习置于党建的重要战略地位,这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创新。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关于加强学习的思想,但并未明确提出学习型政党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建设学习型政党中的学习,有着比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中的学习更深刻的内涵和意义:它不仅强调学习是保持党性的内在要求,而且更在于强调学习是激发党的创新力的内在要求;它不仅是为纠正错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而被迫进行的自我教育运动,而是为了提升党的领导能力,而必须抓好的战略任务;它不仅是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而且更是为了治国理政开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所以,相比以往,学习在党的建设中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2、建设学习型政党,将学习向系统性、组织性和绩效性方面发展,这在党的建设实践层面上是一个重大创新。建设学习型政党,强调党对学习规律的探索,使学习更具系统性;强调党对学习的管理,使学习更具组织性;强调党对学习绩效的考核,使学习更具实效性。
3、建设学习型政党,将学习赋予新的内容和机制,这在保持党的建设持续效力上是一个重大创新。把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作为总要求,指明了学习型政党的学习方向,也形成了知识建党的思想;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贯彻了组织学习的理念。使组织形成一种乐于学习、在学习中创新的内在机制,创造性地发展了党的学习体制。从我党的发展历史看,曾有过几次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高潮,并取得重大成效。然而历史上党内形成的几次学习高潮,缺乏一种持续性的、常规性的、使党员干部形成内在自觉地进行学习的机制,因此党内的学习也表现为时断时续,学习所形成的成效不能始终如一地持续发挥作用。正是总结有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目标和任务,对学习作为党的内在特性作出明确规定,将学习纳入党建的常规管理中,使学习成为党员的一种内在要求,成为党员持续永恒地行为,学习所带来的成效也将能对党的建设发挥持续的效力。
二、关于内涵特征的把握
学习型党组织是学习型政党的“细胞”,是基于学习型组织的概念上提出的。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高度融合、符合人性、富有团队精神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重要特征是结构扁平化、组织咨询化、系统开放化。学习型党组织由学习型组织借鉴、引申而来,是指拥有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理论和机制,拥有不断增长的学习力与创新力,拥有激发每一个成员的自觉意识和团体协作能力,有强大集体智慧、旺盛活力和良好工作绩效的政治组织。
学习型党组织关键在“型”,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通过提高学习力增强集体智慧。学习力是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的总和。把学习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学习力,创新学习模式,通过相互激发、彼此启发和思想碰撞增强集体智慧。二是通过提高凝聚力
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几点思考
本文2010-08-13 15:03:24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1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