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老有所养”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老年人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更是老年人的共同期盼。近几年来,我市民政部门 坚持“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和坚持“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发展模式,使我市养老机构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发展上,与机构养老相比严重滞后,社会十分关注。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充分认识社区养老服务的现实必要性
我市现有60岁以上的老人近80万。从家庭结构看,随着生育率的降低,家庭规模逐渐变小,“24”家庭增加,年轻成员从生活上来照顾老年父母变得更加困难,加之现代社会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人口流动性增强,致使空巢老人增加。从老年人居住状况看,老年夫妇户与独居户的比例相当高,尤其是老年人的单身户,随着年龄的增长,独居户明显增加。从经济角度看,大部分老年人的经济来源比较少,特别是城市老人,很多仅靠微薄的退休金生活,加之老年人病痛增加,就医支出大,且有部分老年人的子女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甚至于还有疾病,还要依靠父母生活,这部分老年人没有经济能力进入机构养老。致使这些老人情感慰籍丧失有效来源,生活护理无人顾及,生活质量下降。这种现象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更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悖。因此,养老问题已经由原家庭内部的事演变成社会问题,现实和未来的呼唤着急需建立新型养老服务体系 。
“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是目前许多地区普遍的做法,也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明确要求。社区是老年人的聚居地和主要活动场所及生活空间,是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发展居家养老,完善社区服务,就能广泛的覆盖社会老人,满足老人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从而,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二、科学规划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社区是基础,基础服务设施是重点。没有基础服务设施,社区服务就是一句空话。同时,它也是一项涉卫生、文化、体育等多部门的新的工作,因此必须科学规划,配套建设。
首先要把社区养老基本服务设施列入全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时要列入城市建设规划,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在新住宅区建设时,按社区老人拥有养老床位不低于1.7%的标准规划。在此基础上制定近、中期社区养老保障体系专项规划。一是搞好社区养老机构体系建设规划,力争“十二五”实现城镇所有社区都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老年人服务站或托老所等机构。按照“机构、人员、场所、设施、制度”五到位的要求,为老人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三优”特色服务,全方位满足老年人生活服务需求。二是搞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根据建立公共卫生体系的要求
我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本文2010-08-07 13:54:44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091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