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机关效能建设的难点及对策
当前,xx县正在全县上下开展以“人人讲效能、处处抓效能、事事创效能”为主题的机关效能年活动。效能者,效率、能力之意也。所谓机关效能,指党政机关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能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打造优越的外商投资环境、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规范机关管理行为、改善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效率、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针对当前正在开展的机关效能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难点和问题,笔者就这些问题产生的现状、存在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谈点初浅的认识。
一、当前机关效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不够解放,工作不够创新。有的成天精神不振,信心不足,进取意识、创新意识不强。有的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矛盾,缺乏攻坚克难、拼博奋进的进取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习惯于当“评论员”,满足于当“太平官”、做“太平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习惯于老办法、旧框框,就事论事,死抠条文,不敢大胆创新;看似坚持原则,实则因循守旧;看似依规办事,实则不办实事;看似对上负责,实则推卸责任。
2、服务态度不好,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有些机关工作人员群众观念不强,管理意识太浓,服务意识淡薄。对前来办事的群众,有的耐性不足、态度生硬,让服务对象感觉到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有的喜欢找“为官”的感觉,故意刁难群众,本来可以一次性告诉前来办事的群众要准备哪些材料,可他们却来一次说一项,搞得群众办一件很简单的事也要来回跑几趟;有的脸也好看、门也好进、话也好听、就是事不太好办;有的不讲原则讲关系,对熟悉的热情相待,对一般群众则爱理不理、态度冷漠或是长时间电话聊天,把来办事的群众晾在一旁。
3、工作效率不高,办事拖拉。一些工作特别是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工作,推来推去,谁也不愿管;有的在具体事务的处理上,不能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常常使一些工作卡在某一个环节或某一个人手上;有的对一些本来可以立即办好的事却一拖再拖,效率低下;有的打着依法办事、按程序办事的幌子不作为,存在“领导急,群众急,一些办事人员不急”的“科长现象”;有的顶风违纪,通过暗示的办法或其它途径向服务对象吃、拿、卡、要,直到收到钱物后才着手帮服务对象办事。
4、不遵守工作纪律,自由散漫。有的不遵守机关考勤制度,存在上下班迟到、早退和中途离岗现象;有的自觉性不高,利用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聊天、看股市行情,有的在上班时间忙私事,存在“整治一次,收敛几天;放松一月,死灰复燃”的现象。
5、大局意识不强,小团体主义至上。缺乏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握不住全局,工作以部门为中心,以利益为标准,对上级的工作部署,有利就争,无利就推,合意的就办,不合意的就拖,致使一些工作有部署、无落实。职责不清、职能交叉的问题依然突出,扯皮“打架”时有发生,有的部门之间不注重协调配合,互不通气、各行其是,甚至相互掣肘,影响到工作整体效率,缺乏合力办事的氛围。
6、“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办事无规矩,管理不规范,不负责任,不守纪律。有的将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一些最起码的工作制度置之脑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违法行政,以权代法、以情代法、以利代法,乱作为、不作为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对自己要求不高,对下级管理不严,虽有规章制度,但执行不坚决,监督不到位,不敢处理问题,不敢顶真碰硬,讲情面、凭关系、搞变通成为一些干部工作的“潜规则”;有的从政不勤,为政不廉,追求享乐,挥霍浪费,个别干部甚至受利益驱动,将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效率观念淡薄,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工作中拖拖拉拉;有的机关工作人员缺乏进取心,平时疏于学习,导致办事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差错,或不能准确解答群众咨询。
2、制度不健全。年度考核不科学,使用不合理,没有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考核往往走过场、形式化,考核方法不科学,内容不够量化、细化,考核结果不够客观公正,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3、奖罚不明。正确的激励机制,能够形成正确的工作导向,有助于强化机关的执行意识。干和不干
一、当前机关效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不够解放,工作不够创新。有的成天精神不振,信心不足,进取意识、创新意识不强。有的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矛盾,缺乏攻坚克难、拼博奋进的进取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习惯于当“评论员”,满足于当“太平官”、做“太平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习惯于老办法、旧框框,就事论事,死抠条文,不敢大胆创新;看似坚持原则,实则因循守旧;看似依规办事,实则不办实事;看似对上负责,实则推卸责任。
2、服务态度不好,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有些机关工作人员群众观念不强,管理意识太浓,服务意识淡薄。对前来办事的群众,有的耐性不足、态度生硬,让服务对象感觉到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有的喜欢找“为官”的感觉,故意刁难群众,本来可以一次性告诉前来办事的群众要准备哪些材料,可他们却来一次说一项,搞得群众办一件很简单的事也要来回跑几趟;有的脸也好看、门也好进、话也好听、就是事不太好办;有的不讲原则讲关系,对熟悉的热情相待,对一般群众则爱理不理、态度冷漠或是长时间电话聊天,把来办事的群众晾在一旁。
3、工作效率不高,办事拖拉。一些工作特别是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工作,推来推去,谁也不愿管;有的在具体事务的处理上,不能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常常使一些工作卡在某一个环节或某一个人手上;有的对一些本来可以立即办好的事却一拖再拖,效率低下;有的打着依法办事、按程序办事的幌子不作为,存在“领导急,群众急,一些办事人员不急”的“科长现象”;有的顶风违纪,通过暗示的办法或其它途径向服务对象吃、拿、卡、要,直到收到钱物后才着手帮服务对象办事。
4、不遵守工作纪律,自由散漫。有的不遵守机关考勤制度,存在上下班迟到、早退和中途离岗现象;有的自觉性不高,利用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聊天、看股市行情,有的在上班时间忙私事,存在“整治一次,收敛几天;放松一月,死灰复燃”的现象。
5、大局意识不强,小团体主义至上。缺乏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握不住全局,工作以部门为中心,以利益为标准,对上级的工作部署,有利就争,无利就推,合意的就办,不合意的就拖,致使一些工作有部署、无落实。职责不清、职能交叉的问题依然突出,扯皮“打架”时有发生,有的部门之间不注重协调配合,互不通气、各行其是,甚至相互掣肘,影响到工作整体效率,缺乏合力办事的氛围。
6、“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办事无规矩,管理不规范,不负责任,不守纪律。有的将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一些最起码的工作制度置之脑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违法行政,以权代法、以情代法、以利代法,乱作为、不作为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对自己要求不高,对下级管理不严,虽有规章制度,但执行不坚决,监督不到位,不敢处理问题,不敢顶真碰硬,讲情面、凭关系、搞变通成为一些干部工作的“潜规则”;有的从政不勤,为政不廉,追求享乐,挥霍浪费,个别干部甚至受利益驱动,将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效率观念淡薄,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工作中拖拖拉拉;有的机关工作人员缺乏进取心,平时疏于学习,导致办事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差错,或不能准确解答群众咨询。
2、制度不健全。年度考核不科学,使用不合理,没有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考核往往走过场、形式化,考核方法不科学,内容不够量化、细化,考核结果不够客观公正,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3、奖罚不明。正确的激励机制,能够形成正确的工作导向,有助于强化机关的执行意识。干和不干
县级机关效能建设的难点及对策
点击下载
上一篇:我市开展创业服务年调研报告(征文)下一篇:贯彻实施妇女法情况调研报告
本文2010-05-13 11:51:41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551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