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不断深化“大调解”机制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5-10浏览:2167下载191次收藏

  随着我市统筹城乡建设的深入推进,社会利益格局将进一步调整,涉及城市规划、征地拆迁、移民安置、资源开发等矛盾纠纷和涉稳问题必将凸显,成为影响我市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着力建好各项民生工程,让群众充分享受发展成果,进而理解、支持并积极参与统筹城乡建设工作;另一方面要不断深化“大调解”机制,尽力化解在统筹城乡建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筑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的社会稳定防线。

  一、“大调解”机制在我市的现实运行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已建立起了由党委、政府领导下的,纵向覆盖市、县、乡、村四级,横向渗透各部门、各行业以及社会管理各个方面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形成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组织既能独自充分发挥调处职能,又能在必要时协调联动,合力化解矛盾纠纷的调处格局。“大调解”机制建立以来,我市各级调解组织运用“大调解”机制成功化解了诸如锦江区校园春天小区“楼歪歪”事件、“印象金沙”楼盘延期交房纠纷及历经多次诉讼上访、跨度达两年之久的都江堰市蒲阳镇金藤村一组宋某某征地拆迁纠纷案等一大批社会影响较大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2009年6到12月,我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案件18267件,调解成功17596件,调解成功率为963%;各级行政组织共受理案件37155件,调解成功34409件,调解成功率为926%;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可调案件总数为41382件,调解成功数为18058件,调解成功率为436%。取得了2009年全年非正常上访“零进京”,越级到省、市上访与去年同比下降887%和264%的良好成效。随着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市“大调解”工作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调解资源还需进一步整合。二是“大调解”衔接互动机制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三是矛盾纠纷的预防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
  
  二、深化“大调解”机制的建议

  (一)科学整合资源,进一步健全“三大调解”衔接互动机制。“大调解”机制之所以区别于传统的调解手段,其主要体现在“大”字上,它要求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时,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利用各种调解资源,综合运用各种调解手段,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以实现将社会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的目标。因此,在深入推进“大调解”机制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在科学整合各种调解资源上狠下功夫,建立健全“三大调解”的良性互动机制。

  一是科学整合调解资源。在调解网络的建设上,一方面通过加快企业、行业组织调解网络建设,不断拓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解范围和预防网络。另一方面突破传统的社区、村组管理格局,在小区院落、村民小组、企事业单位及外来人口聚居地,以地缘关系、亲属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邻里关系等为依据,构建以“调解中心户”为基础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格局,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将有文化、懂法律、威信高的人推举为中心户长,负责“中心户”内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并及时向党委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不断深化“大调解”机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