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试析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在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30浏览:2167下载284次收藏

(中北大学 信息商务学院 经管系,山西 太原 030051)
摘 要:文章从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行的条件、在发展 中国家的适用环境、条件等方面阐述了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并提出了 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战略性贸易政策;适用;发展中国家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24—0032—01

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补贴 、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 的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劫掠他人的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 
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内涵

战略性贸易政策最为强调的政策主张主要有两种:出口补贴和进口保护以促进出口。
1.1 战略性出口政策:出口补贴

布朗德和斯潘塞(james brander & borbara spencer)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始作俑者 。他们认为,传统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之上,与之相应的自由贸易顺理成章 成为最优政策。然而,在当代世界的现实经济生活中,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却是最大量、 最普遍存在的现象。他们创造性地探讨了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补贴政策对出 口生产和贸易的影响,证明了在不完全竞争下,出口补贴的效应不同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出 口补贴效应。如果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的,那么出口补贴可提高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市 场占有率,从而使本国企业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建立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的基本框架。

布朗德—斯潘塞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告诉人们:一个实行轻微补贴这样一种贸易干预政策 的政府,可以使本国厂商在世界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垄断利润份额。而本国所得乃是外国所失 ,实际上,这不过是世界范围内垄断利润的抽取和转移罢了。只要世界市场上某项经济活动 存在大于零的纯经济利润,就有可能刺激、驱使政府在这类产业和市场上带有战略意图地补 贴本国企业,以便帮助它们攫取世界利润中的较大份额。
1.2 进口保护以促进出口

1984年,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艺术中提出了这一政策理论。克 鲁 格曼指出,在寡头垄断市场和存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对国内市场的保护可以发挥促进出口 的作用。诚然,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的条件下,对一种产品无论怎样保护也永远不会 使其成为出口商品。但是,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条件下,一个在受到保护的国内 市场上从事生产的企业却能够通过扩大生产获得静态的规模经济效益,不断降低自己的边际 生产成本;能够通过大量销售积累经验使成本沿着学习曲线不断下降,利润足以覆盖和补偿 研究与开发的成本;能够通过歧视性价格的做法,在国内市场上索取高价,在国外市场实行 倾销,使自己低成本的商品潮水般地涌向国外市场。克鲁格曼关于“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 的模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使得人们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发生作用的 机理、条件及其后果看得更清。

在动态规模经济条件下,进口保护也能达到促进出口之目的。当某产业处于研究开发牵引增 长或边干边学的动态发展过程时,规模经济表现为生产的边际成本随研究开发支出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试析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在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