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政府性工程管理的思考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30浏览:2290下载233次收藏

(世茂房地产 杭州项目(杭州世茂置业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8) 
摘 要: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政府投资性工程管理的现状 与存在的问题,现行的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模式及其存在的弊端,在此基础上,结合政府投资 性工程管理的实践提出了改革政府性工程管理的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模式;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0)03—0045—0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发展已经逐步与世界接轨 。近年来,政府性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多,投资数量大,然而由计划经济体制沿袭下来的政 府投资性项目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暴露出了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易于滋生 腐败等。因此积极推进政府性投资工程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1 政府投资性工程的概念和类型

政府投资工程的概念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政府投资工 程是指为了适应和推动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以及 出于政治、经济和国防等因素的考虑,由政府通过财政投资,政府借贷以及行政事业性收入 等方式兴建的固定资产投资工程。

政府投资工程根据建设工程项目性质的不同,通常将其分为两类:公益性(即非经营性)和经 营性政府投资工程。公益性政府投资工程,如学校、医院、图书馆、科技馆、城市道路和桥 梁等;经营性政府投资工程,如铁路、水利、电力、市政基础设施、城市供水、供气、供热 、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等工程。
2 当前我国政府投资性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以来,我国的政府投资工程管理基本上是延续了计划经济时期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许 多工程均是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这种管理体制引发了许多弊端。
2.1 政企不分,监督失控

大多数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特别是交通、水利、铁路、电力、民航等垄断性行业项目,至今 仍沿袭着计划经济时期高度集中、高度垄断的“四位一体”(投资、建设、管理、使用)投资 体制。同一部门既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又行使建设市场监管的职责,既是运动员,又是裁 判员;政府投资行为难以置于法律法规的监管之下,市场规则更难以约束。行政权力直接介 入工程项目的实施,又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常常造成决策失误或监督失效,导致项目投资 效益低下,形成投资“黑洞”,甚至出现劣质工程,滋生腐败现象。近年来,各地揭露出来 的一些大案要案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河南省交通厅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职能四位一体,造 成了大案要案频频发生,三任厅长“前仆后继”落马倒下;京哈高速公路宝坻段,“37公里 倒下了37个干部”;为解决贵州黔西县十几万人的饮水问题,国家投入1 033万元资金兴建 的“渴望工程”几乎全变成了“报废工程”,“民心工程”蜕变成了“伤民心工程”。
2.2 临时应对,质量失控

许多政府投资性工程,如学校、医院、办公楼、水厂、污水处理厂等,都是临时组建项目班 子进行管理,管理者大多不是专业人才,管理质量很难提高。由于工程建设的管理具有很强 的专业性、技术性,特别是政府投资工程大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对工程的质量、 工期、造价控制要求都很高,由临时组建的项目班子进行工程管理,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许多人员不了解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的标准规范,不熟悉法定建设程序,甚至缺 乏起码的工程建设知识。而且,这些临时项目班子的负责人多由单位或地区的行政领导兼任 ,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违反工程建设基本规律的问题。此外,作为工程项目的管理班子是 非专业性的临时性机构,工程完成后即行解散,使得经验和教训都是一次性的,难以积累工 作经验,更谈不上建立数据查询等管理信息系统,所以管理水平无法提高,还导致业主的各 项责任难以真正落实,而且解散后的项目管理班子人员又很难安置,产生的遗留问题很多。 例如,云南省投资3.8亿元的昆禄公路,正式通车才18天,即出现路基沉陷、路面开裂,省 里不得不再拨1亿元重建;四川省预期50年使用期的嘉陵江大桥,使用仅7年就面临报废。
2.3 利益驱动,投资失控

在政府投资工程中,所有者与使用者的利益是分离的,由政府承担投资风险,而使用单位往 往从自身利益出发, 千方百计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使投资规模难以控制,甚至 搞“钓鱼工程”,导致工程实施中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和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大 量发生,造成了投资的失控和惊人的浪费。例如,珠海的政府工程约有90% 超预算,有的 决算超预算达1倍以上。投资69亿元的珠海机场,这个全国唯一由地方政府投资的机场却让 珠海背上了17亿元的巨额债务,成为珠海人心中挥抹不去的阴影。
2.4 角色错位,市场失控

“四位一体” 的管理模式还造成了政企不分、职责不清。由于政府投资性工程的项目负责 人常常既是行政首长,又是企业领导;既是建设者,又是市场监管者;既是 “运动员”又 是“裁判员”,这就使得一些政府部门角色严重“越位”,出现“拍脑壳立项,拍胸脯上马 ,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工程” 便在所难免。“长官意志”盛行,国家一直没有制定出一 个合理的制度来规范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行为,自然也就无法把市场管好。在计划经济时期, 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对于完成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曾发挥了 重要的作用,但它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政府性工程管理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