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与防范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30浏览:2155下载245次收藏

(山东工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摘 要:文章针对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这个亟待解决的重 要问题,从企业的组织结构、内部控制制度和销售人员职业道德培训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对应 收账款的风险管理和防范。 
关键词:应收账款;风险成因;内部控制;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0)03—0025—02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对外销售货物、提供劳务及其他原因而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 的款项。随着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企业不得不采取赊销的方式扩大销售额,宽松的赊销政 策必然加剧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而应收账款一般占流动资产的比例较大,也就在很大 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为50 %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逾期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总 额一般不高于10%,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60%以上。企业应收账款占用过多,逾期应收账 款居高不下,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因此如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和管理 工作也就成为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1 应收账款风险成因
1.1 企业缺少经营理财观念的制度性缺失

企业只注重生产经营活动,忽视对财务的有效管理。部分企业过分追求销售业绩和账面利润 ,而忽视了对应收账款能否被收回的审核,增加了被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这也是由于企业 对管理者的绩效评价长期停留在“利润”的相关指标上,而忽视了企业的财务状况所导致的 。
1.2 企业组织结构不完善,各部门职责不明确

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一般集中在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 的职责上。因此,也缺乏对客户信用的有效管理。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对应收账款管理责任 人不明确,对于应收账款形成后的日常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据商务部研究院 的一个报告统计, 中国的涉外企业(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 中只有11%建立了自己的信用监 管体系, 而这11%中又有93%是跨国企业, 或者是具有外资背景的企业。
1.3 企业对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不力,导致大量呆账、坏账
1.3.1 企业缺少健全的信用审核机制,没有对客户进行必要的信用调查。企业在日益激 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往往为了扩大销售而忽视了对客户的资信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当前的 市场经济还没有形成诚信的经营理念,造成了安全有效的信用环境的缺失。企业自身没有制 定有利于企业的信用政策、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因此,企业对客户的信用等级 、资金状况及经济合同履行的基本情况也缺乏应有的了解。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形成 的销售,必然导致企业日后形成坏账、呆账的风险。
1.3.2 企业未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企业没有对应收账款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应收账款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由于货 物销售与资金回收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异,而有效票据的传递又不及时,导致企业无法定期对 应收账款进行对账管理,销售与核算相脱节,使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暴露,造成大 量账龄老化的应收装款长期挂账,无法收回。在财会工作中普遍存在债权、债务账务调整不 及时问题,对债权资金未能及时清理、核对,许多款项的业务内容不详,加大了呆账的可能 性。
1.4 销售人员职业道德缺失,风险意识差

销售人员是签订赊销合同的最直接责任人。而企业为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将 销售人员的工资报酬与销售任务挂钩。在这种政策的激励下,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 注销售任务完成与否,在没有充分了解客户的情况下,盲目签订大量的赊销合同,使企业账 面产生了大量应收账款,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1.5 法制不健全,企业要账难

我国法制建设不健全,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与防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