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太中银铁路岗城隧道涌水突泥治理技术研究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30浏览:2224下载150次收藏

(1.中铁隧道集团 第二工程处,河北 三河 065200;2.郑州大学 水利与环境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 要:文章详细介绍了太中银铁路岗城隧道涌水突泥的治理措施与施工技术,实践证明该技术对处理富水全、强风化砂岩地质的类似地质灾害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关键词:铁路隧道;涌水突泥;注浆;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45;u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05—0085—02
1 工程及地质条件概述

太中银铁路岗城隧道设计为双线隧道,位于陕西省横山县双城乡岗城村和韩合村之间,双侧设置救援通道,内轨顶面以上净空横断面积为88.29m2,全长4 575m。隧道为11‰的单面上坡,隧道最大埋深为175.6m。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为160km/h,预留200km/h条件。全断面均为整体性较好的弱风化砂岩,隧道出口上覆新黄土、第三系粉质黏土,新黄土具湿陷性;下伏白垩系砂岩,强风化,呈砂夹碎块状。地质条件复杂,存在砂岩、泥岩互层,节理层理发育等不良地质问题,隧道进、出口均分布有新、老黄土,新黄土具有自重湿陷性,湿陷系数δs=0.015~0.098,湿陷等级ii级(中等)~Ⅲ级(严重),局部为Ⅳ级(很严重)。土体浸水或增湿后易发生湿陷变形及崩解,强度大幅度降低。
2 涌水突泥情况及突泥原因分析

本次涌泥发生在隧道出口处,改dk349+411~dk349+409开挖后,上台阶线路左侧顶部4m范围内出现黄土,拱顶坍塌约0.5m。黄土将掌子面及上台阶封堵,发生此次涌泥。涌泥处埋深约104.9m,隧道覆土约94m。涌泥情况分为大致分为4个阶段:突发涌泥,该阶段具有涌出物量大、易流动等特性,涌出物大约120m3;施工阶段的涌泥,这个期间涌出物以黄土为主、含部分黄砂,涌出物含水量大,易流动等特性,涌出物大约340m3;停工后的涌泥,由于涌泥造成的地表沉降量和沉降速率均十分明显,施工方停止了正常施工,停工阶段的涌出物以黄土为主、含部分黄砂,涌出物含水丰富、极易流动,涌出物大约390 m3;施工止浆墙期间的涌泥,为做止浆墙施工前的准备,主要是清理前期的涌泥、并堆码沙袋阻挡上台阶涌泥的继续发生,这个期间涌泥大约160m3,涌泥的性质同停工期间的涌泥。

本次突泥原因为:隧道该段洞身位于土石分界处,土体含水量中等丰富,土质较软,尤其在雨季丰水期地下水量突然增加,土体易产生软化、泥化现象,容易产生围岩变形失稳,另外,该突泥段最上方地层为砂层,其透水性较强,地表水容易下渗,更易使土石界面含水量增加,发生突泥现象。

3 涌泥坍塌段处理方案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遵循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对涌泥段采取了“超前预注浆”和“径向注浆”相结合的加固方案。径向注浆自dk349+435至dk349+345段,计90m;超前预注浆自dk349+420至dk34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太中银铁路岗城隧道涌水突泥治理技术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