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
(包头市医保中心,内蒙古 包头 014000)
摘 要:文章试图说明用创新的思维、方法来推动经济发展,以更少地消耗外部资源,更多的创造社会财富,更好的依赖人类创新力量,解决人类未来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6—0327—02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六大的报告中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几句话简明扼要地概述了“创新”在我们今天的伟大意义。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走过了以资源消耗性快速发展阶段之后,在战略上突然发现:整个民族经济陷入一种新困境,这就是缺少创新思维和科学创造力支撑,使民族复兴之路越走越窄了,丧失了原创精神和文化选择能力民族,在国际上根本不会有竞争力;一个依赖和模仿他人技术国家,永远不会获得世界的承认。如今,全球化进程中更多显现为依靠科技进步创新力量,才能够迅速改变整个民族国家社会财富积累方式。掌握核心技术力量才能够快速改变民族国家的地位。生活在一个资源约束性的全球化过程中,人们面临着愈来愈严峻生态环境危机,新一轮生态资源战争正在悄然的走近我们,决定这一切关键的问题,就是能否在创新
中选择一条道路,以更少地消耗外部资源,更多的创造社会财富,用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更好的依赖人类创新力量,解决人类未来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1 创新对一个大国崛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荷兰人的海上马车夫,是“大肚小甲板”的海上马车夫:为了少缴税,荷兰人设计了一种独特的小船,船肚子很大,甲板很小。这样,造船成本很低,运费也就相应很低,利润就很高。
英国人打赢1588年的英西海战:击败西班牙拥有130艘战舰的无敌舰队的法宝,是商船上更先进的火炮。一个只有24万km2面积(相当于广西的面积),迄今也只有6 000万人口的小小的岛国(人口比一个江苏省还少),凭着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和大科学家牛顿的三大定律而带动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在全世界进入工业时代。
美国人在赶走了英国人之后,凭着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的电力而使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执第二次工业革命之牛耳,随后又是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接着是福特汽车公司创造的“福特生产方式”,登上了世界发达国家领头羊的地位。
还有一些其他国家诸如德国、法国、日本的例子,但都不如英美两国这两次工业革命的例子来得典型。九个发达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是依靠低成本的制造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而崛起的,只有创新技术,才能贡献人类。创新决定领先,创造决定贡献。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并不缺乏创新,但我们又不能不承认,在明清及近代,由于封建统治者的闭关自守和顽固守旧使中国社会止步不前。中华民族在近代惨遭列强柔躏的经历如今仍历历在目。我们全民族不能躺在祖先四大发明的功劳簿上而沾沾自喜,而是要不断“创新”,充分发挥13亿人的聪明才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世界科技的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所以,“创新”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原动力。
2 观念创新始终是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在今天,观念的碰撞已使 “敢为天下先”黯然失色。今天谈自主创新,也不单体现在一个“勇”字上,更重要的是巧妙而合理地创新,是以“走出去”为特征的“大战略”的思维模式,是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胸有成竹的目标指向。通过创新,才能有效解决市场经济所面临的如人口、环境、规划、劳工、能源等诸多问题;通过创新,才能改变急功近利的发展思维,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教育和文化;通过创新,才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创新的内涵深刻而丰富,创新的目标指向明确。唯有在观念创新的旗帜下才有实现“在发展中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的可能。
3 做经济发展的“常青树”,别无二法,唯有创新
中国在过去29年的改革开放中,依靠引进外资,依靠大规模低成本的制造,依靠巨大的低工资人力资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有很多人误认为,中国可以依靠这种模式,走这条道路,一直发展下去,成为世界大国。
然而,在知识经济形态下,人类创造财富的资源是知识、创新。与传统经济形态下的自然资源不同,知识资源和知识资产的特点是越用越多。知识资源和知识资产传播和运用激发创新,知识已成为区域发展的根本,创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推进器”。
同样,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已经密不可分。因此,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
知识与创新作用的凸显,使基于资源禀赋,忽视创新和市场的传统理论的根基发生了动摇。从50年代以前的工业区位论、50~70年代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政策研究直到80年代以来的区域经济的计量化研究,都是建立在工业化的经济基础上的,强调区域自然禀赋的重要性,默认区域内自然资源的难于移动性。而在知识经济形态中,易于移动的“越用越多”的知识资源和知识资产作用的凸显,极大地动摇了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根基。
中国现代社会,在转型中渡过了一个快速积累过程,目前突出的问题,是核心创造力和原创精神缺乏或不足的问题。面对未来世界多元和多极世界的发展,世界发展
用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
本文2010-04-27 23:09:20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1301.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