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葫芦岛 125015)
摘 要:文章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析了我国开展助学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可行性。
关键词:助学贷款;流动性风险;资产证券化
中图分类号:g46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6—0329—02
1 我国助学贷款的困境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它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三者相结合,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学生的银行贷款。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自1999年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以来,银行审批人数240.5万人,银行审批金额201.4亿元。其中,自2004年6月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实施以来至今年3月末已达到153.7亿元,实际受益学生近200万人。
由于信用缺失、就业难和毕业后学生流动性大等原因,目前助学贷款的平均违约率为28.4%,部分地区甚者高达50%,2003年部分商业银行一度停止发放助学贷款。现在发放助学贷款是一项高风险、低收益的业务,在缺乏经济动力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开展助学贷款业务更多的是因为行政命令,这就必然造成助学贷款的供给无法有效的满足社会需要。而我国目前贫困生比重约为20%,特困生比重约为8%。商业银行陷入了“不敢不贷、不敢多贷”的尴尬境地。
2 商业银行实施助学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
从国际比较看,我国难以象福利制度完善的国家那样为借款学生提供优厚的条件,金融市场化改革也刚刚起步,缺乏全国的信用体系。但是我国有科教兴国的清醒认识和庞大的国民储蓄以及全世界瞩目的经济增长率,借助现有的国民储蓄,将国家未来的收益跨期提前支付给现在的教育成本为机制创新的核心。实行助学贷款证券化是力图从金融创新的角度找到一种合理的解决方式,它对商业银行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2.1 助学贷款证券化是商业银行提高资产流动性,分散风险的必要
助学贷款作为流动性较差的资产,贷款期限长导致未来现金流结构特征不稳定,通过证券化予以盘活,可以把原来必须持有至到期的贷款转化证券资产,提前收回资金用于发放新的贷款,从而降低贷款流动性的风险。
2.2 助学贷款证券化是有效管理资本充足率的必要
按照《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的资本金必须与其风险资产规模相匹配,即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4%,总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8%,贷款的风险权重大于证券的风险权重,持有过多的助学贷款,必然降低银行发放助学贷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助学贷款证券化可降低风险加权资产数额,提高资本充足率,使银行不必以牺牲盈利为代价。
2.3 助学贷款证券化是优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必要
目前,很多商业银行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利差收入。在
助学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本文2010-04-27 23:09:20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1300.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