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贷款风险与控制策略
(绍兴文理学院计划财务处,浙江 绍兴 312000)
摘 要:文章在对高校贷款相关的风险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科学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控制贷款风险的途径和措施,尤其强调了高校内外部控制在高校贷款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等院校;贷款风险;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5—0040—03
我国高校在不断扩招的推动下掀起了银校合作的高潮。2005年l2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一份名为《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社会蓝皮书称,部分公办高校向银行大量举债,有的高校贷款已高达l0~20亿元,目前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量约在1 500亿~2 000亿元之间。但是,贷款规模必须限定一定额度,否则,巨额贷款将带来重大风险,危及高校的正常运转。
1 高校贷款的特殊性
1.1 投资期限长,贷款金额大
高校贷款主要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不同于流动资金贷款,具有长期占用大量资金的特点。在还款上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主要受国家教育政策和市场竞争等影响。
1.2 自筹资金比例较小
高校实施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有:财政专项拨款(或国债资金)、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分析其资金来源结构,无偿资金占资金来源总额比例较低,从高校目前项目建设运行的实际情况看,部分高校难以达到自有资金30%的要求,这就使得还贷能力受到了一定限制。
1.3 贷款保证形式单一
按照《担保法》规定,高等教育设施不得进行抵押,学校不得为保证人。高校的特点要求其不得为他人担保,其他企业也很难为高校担保,因此,目前高校贷款基本上是信用贷款或者账户抵押贷款,大多数是开户行提供贷款。这种情况对高校财务的会计诚信,银校合作的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4 还款渠道单一
高校资金来源主要有:财政教育经费拨款、教育事业收入、学校自办产业收入、科研收入和其他收入。真正用于还贷的资金主要是教育事业收入,还贷渠道单一,因此学校今后几年的招生计划、招生报到率、目前在校生人数是衡量一个学校还贷能力的主要指标。
2 高校贷款风险的成因分析
2.1 相关指导和保障政策不完备
我国因财政资金紧张等原因,不可能完全满足高校对建设资金的需求,尽管一些地方出台了不同程度的对本地地方院校银行贷款的利息补贴政策,但国家尚未出台系统的政策措施来指导高校在承担责任与义务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银行资金。
2.2 高校贷款行为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高校在考虑贷款申请时,通常以“能否满足项目建设需要”作为第一标准,完全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决定是否贷款以及贷款用途和规模,只要能贷到款,资金成本放在第二位,贷款申请、审批过程中的理性分析和控制意识不足。
2.3 还款计划不切实际或者形同虚设
大多数高校都以学费收入和财政拨款作为还贷资金的主要来源,但财政拨款的增长受到国民经济形势、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学费收入又面临生源的激烈竞争以及学生欠款现象严重等问题。
2.4 高校基本建设规模扩大,负债增加,还款压力加大
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与扩招及高校兼并、教育产业化改革,使高校的基础设施、基本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财政拨款和学费收人已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基本建设的需要,高校向金融机构贷款的规模日趋加大。如果高校负债规模超过其财务承受能力、还款期限分布不合理,就容易产生财务风险。
2.5 贷款利息增加了高校的财务负担
利息只能由高校经费解决。高校既要支付利息,又要有足够的资金保证日常正常运行,这样极有可能出现赤字预算,靠借款维持运转。
3 高校借贷行为面临的潜在风险体系
高校贷款的风险是指金融机构或贷款主体——高校,在贷款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而使该主体遭受资财损失的可能性。依据高校借贷的风险来源可以将其分为宏观风险和微
摘 要:文章在对高校贷款相关的风险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科学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控制贷款风险的途径和措施,尤其强调了高校内外部控制在高校贷款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等院校;贷款风险;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5—0040—03
我国高校在不断扩招的推动下掀起了银校合作的高潮。2005年l2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一份名为《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社会蓝皮书称,部分公办高校向银行大量举债,有的高校贷款已高达l0~20亿元,目前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量约在1 500亿~2 000亿元之间。但是,贷款规模必须限定一定额度,否则,巨额贷款将带来重大风险,危及高校的正常运转。
1 高校贷款的特殊性
1.1 投资期限长,贷款金额大
高校贷款主要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不同于流动资金贷款,具有长期占用大量资金的特点。在还款上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主要受国家教育政策和市场竞争等影响。
1.2 自筹资金比例较小
高校实施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有:财政专项拨款(或国债资金)、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分析其资金来源结构,无偿资金占资金来源总额比例较低,从高校目前项目建设运行的实际情况看,部分高校难以达到自有资金30%的要求,这就使得还贷能力受到了一定限制。
1.3 贷款保证形式单一
按照《担保法》规定,高等教育设施不得进行抵押,学校不得为保证人。高校的特点要求其不得为他人担保,其他企业也很难为高校担保,因此,目前高校贷款基本上是信用贷款或者账户抵押贷款,大多数是开户行提供贷款。这种情况对高校财务的会计诚信,银校合作的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4 还款渠道单一
高校资金来源主要有:财政教育经费拨款、教育事业收入、学校自办产业收入、科研收入和其他收入。真正用于还贷的资金主要是教育事业收入,还贷渠道单一,因此学校今后几年的招生计划、招生报到率、目前在校生人数是衡量一个学校还贷能力的主要指标。
2 高校贷款风险的成因分析
2.1 相关指导和保障政策不完备
我国因财政资金紧张等原因,不可能完全满足高校对建设资金的需求,尽管一些地方出台了不同程度的对本地地方院校银行贷款的利息补贴政策,但国家尚未出台系统的政策措施来指导高校在承担责任与义务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银行资金。
2.2 高校贷款行为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高校在考虑贷款申请时,通常以“能否满足项目建设需要”作为第一标准,完全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决定是否贷款以及贷款用途和规模,只要能贷到款,资金成本放在第二位,贷款申请、审批过程中的理性分析和控制意识不足。
2.3 还款计划不切实际或者形同虚设
大多数高校都以学费收入和财政拨款作为还贷资金的主要来源,但财政拨款的增长受到国民经济形势、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学费收入又面临生源的激烈竞争以及学生欠款现象严重等问题。
2.4 高校基本建设规模扩大,负债增加,还款压力加大
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与扩招及高校兼并、教育产业化改革,使高校的基础设施、基本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财政拨款和学费收人已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基本建设的需要,高校向金融机构贷款的规模日趋加大。如果高校负债规模超过其财务承受能力、还款期限分布不合理,就容易产生财务风险。
2.5 贷款利息增加了高校的财务负担
利息只能由高校经费解决。高校既要支付利息,又要有足够的资金保证日常正常运行,这样极有可能出现赤字预算,靠借款维持运转。
3 高校借贷行为面临的潜在风险体系
高校贷款的风险是指金融机构或贷款主体——高校,在贷款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而使该主体遭受资财损失的可能性。依据高校借贷的风险来源可以将其分为宏观风险和微
高校贷款风险与控制策略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4-27 15:52:39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024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