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27浏览:2689下载142次收藏

(武汉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文章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现状,对不 同再融资方式进行了比较,在此基 础上,对影响上市公司配股、增发、可转换债券选择行为的潜在因素进行了剖析,从不同方 面探索上市公司合理选择再融资方式的有效途径,并对上市公司融资创新采用多种融资方式 ,进行组合融资提出了相关策略。
关键词:上市公司;再融资;融资策略;中国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6921(2008)22—0055—03

证券市场的重要功能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具备发展前途的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融资以发 展壮大。与此同时,作为上市公司,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通过证券市场合理适度再融资,以 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渠道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过了一个从单一性到多元化 发展的过程。目前,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再融资方式主要有配股、增发、发行可转债和企 业债券,他们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阶段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1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历史演变
1.1 起步阶段——1998年5月以前,配股是惟一的再融资方式

1995年证券市场的回暖和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使再融资的队伍逐渐扩大。由于配股所需的审 批时间较短,公司具体操作起来也更简单,再基于对我国特殊国情的考虑,在1998年5月以 前,配股是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惟一方式。在这一阶段实施配股的上市公司约有140家。 
1.2 初步发展阶段——1998年5月至2001年3月,以配股为主,增发和可转换债券为 辅的再融资格局

1998年5月,沪深两市的5家上市公司开始增发新股的试点工作。1999年7月,上海上菱电器 股份公司成功实施增发,标志着我国开始了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新探索。自此,增发作为上市 公司的一条再融资的新渠道,开始逐步为市场所认同,1999年有9家公司实施增发,而2000 年则有24家公司实施增发,募集资金221亿元,几乎占整个再融资总量的1/3。2006年共有65 家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增发再融资956亿元。
1.3 市场化阶段——2001年3月至今,增发、配股和可转换债券并重的多元化的再 融资格局

中国证监会分别于2001年3月28日和4月27日发布《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和《上市公 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实施办法》,以这两个办法为标志,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进入了一个新 阶段。这一新阶段的特点是上市公司纷纷加快增资扩股的步伐,再融资的格局正在发生根本 性变化,以前那种以配股为主的再融资模式逐渐被打破,再融资正朝着市场化和多元化的方 向发展。
2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现状

从2000年~2007年,中国股票市场已累计融资超过15 750.5亿元,其中首次公开发行(ipo) 融资总额为8 385.5亿元,占市场总融资额的53.23%;再融资总额为7 365亿元,占市场总 额的46.76%。2000年上市公司ipo总融资额为832.5亿元,平均融资额为5.7亿元,而到了2 007年上市公司ipo总融资额为4 473.3亿元,平均融资额为37.3亿元,分别增长了437.3% 和554.4%。与ipo相似,再融资的增长速度惊人。2000年上市公司再融资总额为791亿元, 平均再融资为4.1亿元;2007年再融资总额为3 940亿元,平均再融资额为21亿元。这两个 数据分别增长了398.1%和412.2%,如表1。2007年再融资总额占2007年a股市场总融资金 额的4685%,再融资规模几乎达到前十年的总和。从趋势看,再融资规模不断增大(见表1 )。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资料来源:统计数据根据深交所巨潮资讯网2000~2007年的资料整理。

2000年~2007年是再融资大力发展时期,2007年全年我国以增发(含定向)方式进行再融 资的公司为178家(以定向增发为主,见表2)。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资料来源:wind数据

由此可见增发已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渠道,其所推行的市场化发行机制也逐渐为市场 所认同,增发已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一种常规模式。当前融资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融资 渠道已大大拓宽,而上市公司的盈利和分红压力日益巨大,股权融资的成本也不再低廉,从 长期看,增发和配股等股权融资在市场中的地位将逐渐下降。
3 三种再融资方式的比较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方式主要有三种:配股、增发和可转换债券,在核准制框架下, 这三种融资方式都是由证券公司推荐、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发行人和主承销商 确定发行规模、发行方式,发行价格。这三种再融资方式既有相通的一面,也有许多差异, 这些差别是上市公司选择再融资方式的主要依据。
3.1 配股和增发

配股即向老股东按一定比例配售新股,由于不涉及股东之间利益的平衡,且操作简单,审批 快捷,因此是上市公司最为熟悉、得心应手的融资方式。配股的最大优势在于考虑了现有股 东的权益,但存在的明显缺陷是配股权不能流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交易的低效率。但随着 管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