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
(1.内蒙古建设银行公司业务部;2.内蒙古双河羊绒集团3.中国农业银行 巴彦淖尔市分行,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摘 要:文章重点分析了当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存 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操作风险防范管理的措施及解决途径。
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15—0041—03
与所有的企业一样,现代商业银行的运作过程也是一个投资过程。现代商业银行的最高目标 是创造价值,即在投资过程中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根据“风险价值”理念,实现价值和规 避 风险是一一对应的,可以说现代商业银行的全部工作归根结底就是“风险管理”,即整合资 源,规避风险。
自巴塞尔银行委员会将操作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并列为银行业风险管 理三大支柱以来,国内、外银行业对操作风险的研究越来越关注,而国有商业银行自进入股 份制改革攻坚阶段以来,对银行整体形象有重要影响力的操作风险的控制更是空前的重视。 然而,操作风险涉及到银行管理的方方面面,很难通过较小的篇幅进行详述,因此,本文拟 从操作风险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现代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需尽 快解决的几个主要方面为着眼点,对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内涵与识别及分类
对于商业银行人员而言,操作风险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说熟悉,是因为操作风险自 商业银行诞生之初就伴随其左右,并时时刻刻存在于商业银行的运行过程中。说陌生,是因 为人们对操作风险的关注是近两年才开始的事情。迄今为止,对于操作风险的一些概念仍然 存在争议,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看法,巴塞尔银行委员会根据英国银行协会,国际掉期和衍 生品的交易协会、风险管理协会及普华永道咨询公司的意见,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不完善 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一般而言,目前对操作风险 的分类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将操作风险简单的分为人员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流程因素引起 的操作风险、系统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和外部事件引起的操作风险四类。第二种分类方法将 操作风险较详细的分为七类,包括内部欺诈;外部欺诈;雇员活动和工作场所的安全问题; 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的安全问题;银行维系经营的实物资产损坏;业务中断和系统错误; 行政、交付和过程管理等。
从操作风险的定义和分类方法中我们不难发现,操作风险的来源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 人为操作性的操作风险,二是非操作性的操作风险。从我国各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方 面的现状来看,目前各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尚不完善,在操作风险管理理念、管理框 架、管理手段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即使部分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有所关注,也还只 是停留在操作性的操作风险层面。因此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商业银行各级机构无时无刻 不面临操作风险失控的威胁,要实现完全控制非常困难。但商业银行要保证稳健经营并长期 保持良好信誉就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科学地分析和识别操作风险,采取有效综合治理 措施小心控制防范操作风险。
2 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2.1 操作风险普遍存在,并严重地威胁着银行的经营安全
不仅是管理水平较弱的国内银行业操作风险普遍存在,即使是经过数百年发展的西方发达国 家银行业,操作风险同样普遍存在,如巴塞尔银行委员会在2002年举行的一次全球性针对操 作风险的调查表明,参加调查的银行一共报告了47 029件损失超过1万欧元的操作风险事件 , 平均每家银行在这一年间,发生了528件操作风险事件,其中有5家在这一年间发生了超过2 0 00起操作风险事件,其造成的损失一年近80亿欧元,这足见操作风险在银行风险中发生的普 遍性。 操作风险不仅具有普遍性,它的危害性同样不容忽视,它甚至可以使一家百年老字 号银行一夜之间走向破产。如英国的外汇交易员里森违规操作,导致巴林银行的破产,澳大 利亚最大的国民银行因为4个交易员私自操作,在3个月内导致1.4亿美元的损失。再如国内 银行业的“中行开平分行事件”、“张恩照事件”、“刘金宝事件”等,不仅造成了事发行 巨大的资产损失,而且还使国内银行业的声誉蒙受重大损失。
2.2 操作风险管理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管理的基础
虽然巴塞尔银行委员会将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作为概念并列提出,但是从 可以分析的资料显示,操作风险的失控正是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失控的前提条件,即信用风 险与市场风险能够从风险状态发展为损失状态,其中必有操作上的失误,如果采取正确的操 作措施,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几乎很难转化为实质的损失,从这个意义上说,操作风险管理 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管理的基础。因此,理论界将操作风险管理列为银行业风险管理的重 中之重。国内专家认为操作风险控制,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具有核心的地位。
3 当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操作风险管理防范意识弱,认识提高难
部分基层行处对操作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树立起 科学的发展观和风险防范观。一是在经营理念上,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基本的风险意识理 解片面,忽视因内控失效引发的操作风险。突出表现在重指标、轻风险防范,重业务发展、 轻制度落实,重市场拓展、轻内部控制,满足于案件事故尚未暴露,忽视潜在风险。就比如 “重基层操作人员管理,轻高层管理人员管理”,国内银行业在操作风险管理上存在一个根 深蒂固的错误理念,即重视对基层操作人员的管理,轻视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在他们看 来,只有基层操作人员才有发生操作风险的可能。因此,银行内部审计部门的主要精力放在 了基层操作人员身上,而对高层管理人员仅有离任审计,没有日常的稽核监督。但从现实案 例来看,由于高层管理人员掌握着人力、财力、物力等大权,由其引发的操作风险特别是内 外勾结情形的危害性要远大于基层操作人员。2002年发生的中信实业银行票据诈骗大案之所 以得逞与支行信贷科科长的直接参与不无关系;广东省梅州市兴宁信用社8.8亿元账外账更 是该信用社主任胡某一手造成;而迅达信用社的破产正是该信用社董事长总经理林芊挪用、 侵占信用社资金所致。近几年,很多银行高官纷纷落马与这种错误风险理念的指导是分不开 的。二是对存在操作风险的事实认识不到位,各公众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某某银行又发生了 大案要案,但部分人总认为同类事件不会在本单位发生,员工之间过于信任,用信任感来取 代规章制度,忽视制度管人的重要性,认为一些操作风险引发的只是偶然事件,看不到其必 然性。三是风险控制能力不能适应业务创新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对执行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 到位,一方面表现在个别基层商业银行负责人认为执行制度过于死板,势必影响业务发展, 只注意短期效益而忽视违规操作损失风险。另一方面表现在部分员工认为有些制度过于繁琐 、业务量大、劳动强度大,柜员之间朝夕相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不够 。三是片面认为操作风险、内控管理只是内控部门的事、是管理层的事,没有认识到内部控 制和操作风险管理始终要贯穿于每级机构、每个部门、每个业务流程、每个岗位和每个操作 环节,与每个员工、每个管理者息息相关,不仅是管理层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位员工共同的 责任和义务。
3.2 操作风险管理、内控制度不落实
个别基层行对上级行提出的风险管理措施、内控要求贯彻执行不力,在狠抓落实上功夫下得 不
浅析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
本文2010-04-27 15:50:46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0095.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