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1.内蒙古包头市土右旗人民政府,内蒙古 包头 014100;2东北财经大学 国际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摘 要:文章认为,推动农村经济增长需要有一个完善的 农村金融市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有众多金融组织在不同方面承担着为农村发展提供金 融服务的任务,但由于商业化的改革和金融组织原来体制中弊端一直存在,农村金融组织为 农村服务的作用弱化,必须对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加以重构,以推动农村经济增长,适应当 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
关键词:金融抑制;农村金融;金融体制改革;农村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17—0013—03
金融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关系的研究从很早就开始了,国外的有关学者早在20世纪初就 指出一个运行良好的金融系统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有促进作用。近几十年以来,随着美国经济 学家r.i.麦金农的“金融压制理论”和e.s.萧的“金融深化理论”的发表,他们所提出的“ 落后的金融条件会严重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而政府的强制规定以及压抑政策又束缚 了金融业的发展”这一观点被广泛接受下来。我国学者米建国和李建伟通过对于中国经济发 展中的金融深化与金融抑制进行检验的实证分析表明,金融适度发展是经济实现最优增长的 必要条件,而金融抑制或金融过度均会损害经济增长[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这 种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主要是通过金融资产数量上的扩张,而不是通过提高金融资 源的配置效率来实现的,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特点,另外由于长期 计划经济所形成的习惯势力影响和改革进程的不一致性,金融业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非市场化 现象,主要是金融抑制现象。作为金融体制的基本特征,金融抑制不可避免的也普遍存在于 我国广大农村金融市场之中。由于商业化的改革和金融组织原来体制中弊端一直存在,农村 金融组织为农村服务的作用弱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村经济增长。
1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困境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抑制
目前我国农村发展的关键是如何解决“三农”问题,而我国农村的发展趋势与方向是推动农 村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通过农村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促使农民租经济增长中获得收益 。这就需要金融要素的流动与农村劳动力和土地要素及其收益的流动相符合,农村金融需求 和金融供给相匹配,才能促进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然而,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的一个主要问 题是资金短缺,农村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这主要源于农村金融改革、农村金融组 织的发展与农业发展的诸多不协调因素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增长。
1.1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金融组织机构功能发挥不完全,对于支农作用 非常有限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仅仅在农产品收购储备调销等纯政策性方面发挥作用,仅仅承担粮棉油收 储贷款业务,而那些急需政策大力扶持的项目,比如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以及农村基础 设施等公共物品去得不到足够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同时,由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筹资渠道单 一,又很难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低成本、大金额、长期性资金,也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发展银行的发展。
1.2 中国农业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贡献弱化,支农力度减弱
伴随商业化改革步伐加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作为农村金融市场重 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农业银行,随着其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的重大的变化,涉农贷款比重显著 降低,研究调查显示,目前农业贷款在中国农业银行所有贷款中所占比重已降至10%左右。 特别是随着贷款权和财务权的上移,很多县级银行普遍只存不贷,导致农村资金源源不断向 外流放,资金供需矛盾趋于尖锐,这大大弱化了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
1.3 农村信用合作社历史包袱沉重,商业化发展背离合作金融性质
农村信用社在中国农业银行从农村领域全面退出之后,其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主体逐渐显著 。数据显示,目前农村信用社多项贷款余额中农业贷款余额占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的比重 超过80%。
然而,农村信用社商业化发展背离合作金融性质影响了为“三农”服务的效果。 这主要表现为:①历史包袱问题使多数地方信用社资不抵债,农村信用社目前的资金规 模难以支撑农村经济发展;②片面实行选择性贷款,在商业化改革导向的影响下,农村 信用社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选择性贷款的特征日益明显,贷款结构与中国农业银行一样 表现出了日趋严重的“非农化”和“城市化”倾向,一般农户获得贷款的可能性不断降低, 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十分有限。
1.4 农村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对农村经济发展弊远大于利
农村邮政储蓄在业务上非常单一,它只吸收存款,对外不办理贷款业务,根本无法满足农户 的金融需求,事实上这种只存不贷是在分流资金,像“抽血机”一样地使农村资金外流,这 使本来就非常缺乏的农村金融供给市场状况变得更加拮据,直接导致了农村资金供给不能满 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的窘迫状况。
1.5 农业保险发展困难重重,对农村金融发展贡献微小
1.5.1 承保范围较小。这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非常大,而且范围广泛 ,损 失较大;农村居民的分散居住也使得农业保险业务的展开不顺,致使保险成本提高,所以使 农业保险的价格过高;况且我国农村的农业生产是合同承包,只是“家庭作坊”式的经营, 而非规模化的生产与经营,所以大多数农户都没有能力承担投保所需要的高额保险费用,这 样也就使保险公司也难形成规模效益,导致我国农业保险的规模和范围过小。
1.5.2 农业保险的发展缺乏政策法规的有效支持。农业保险与商业保险不同,它是一种政策 性保险,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相当的依赖性,而我国现行的保险法对农业保险的规定非常 的模糊笼统,除了对相关的诸如种植业、养殖业有免征营业税之外,其他的优惠政策全无。 在这种状况下,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本文2010-04-27 15:50:31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0072.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